独家视角西北饲料巨鳄泰昆定位全国最

摘要:曾经被对手预言只有三个月自生自灭时间的泰昆,如今已经成为新疆最主要的饲料生产商,并形成西北地区最完整的农牧产业链,更是定位做全国最优植物蛋白供应商。

==========正文============

“泰昆只有三个月自生自灭的时间”,然,18年前的“预言”并未一语成谶。

年,一家负债%的亏损国企和一家年盈利12万的微利国企,交到了时任粮食局副局长的28岁的梁建疆手里,其重组两家企业成立现在的新疆泰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昆”或“新疆泰昆”),并担任集团董事长。作为国企改制,而领头人为政府官员无企业管理的经验,泰昆的未来面临质疑无可厚非。

一个盖棺定论的说法:一群乌合之众,一个烂脏企业,能走几天?但可以看到,尽管中途也经历了改制和分家,泰昆并没有倒下,反而壮大。时至今日,泰昆已形成西北地区最完整的农牧产业链,重点涉足油脂、饲料、食品三大经营板块,年销售额接近25亿元,预计年可达到30-35亿元。

三大板块中,食品方面,泰昆率先在新疆进行鸡产业一条龙经营,在全疆拥有帕戈郎鸡肉销售专营店家,覆盖全疆90%的县市级市场,专柜家,覆盖全疆60%的乡镇级消费市场;饲料方面,主要经营鸡料、反刍料、水产料,年销量46万吨,年预计可达60万吨,目前泰昆市场占有率35%以上,水产饲料销量在疆内首屈一指;油脂方面,-榨季加工棉籽近40万吨,未来3-5年,加工规模将达到80-万吨,可向市场供应高蛋白棉粕40-50万吨,占新疆20%的份额。

18年,对于人而言为成年之时,一直抱着“先学生后老师”态度的泰昆,现在终于有足够的底气“高调”一把。8月10日,泰昆举办了“高蛋白棉粕试验成果专家鉴定会暨棉粕应用”研讨会,邀请了麦康森、叶元土、谭北平等众多水产动物营养饲料界大咖,以及通威股份、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饲料企业出席会议。会上,梁建疆对泰昆的发展进行了新的定位——泰昆将成为全国最优植物蛋白供应商,向中亚、澳大利亚等棉籽主产国探索进口加工,尽可能实现蛋白资源进口多元化,意味着泰昆接下来会侧重油脂板块业务。

不得不说,当下的泰昆,双手分握原料端和消费端形成产业链通路,成为农牧行业的巨鳄只待时日。

“3月倒”未成真

FAM:可以向读者介绍一下泰昆集团的建立以及您的创业经历吗?

梁建疆:泰昆的前身的是两家盈利能力极弱的国有企业,年时其中一家已经负债%,靠着贷款勉强维持,另一家则是盈利12万元/年的微利企业。当时政府有意向把两个企业合并组建,而我28岁当了粮食局副局长,在岗位上工作的四五年,感觉政府工作不适合自己,想下海发展企业,让自己有个新活法,我当时也不希望民族饲料工业被正大等外资企业占领了,想做一个新疆本土的真正的饲料企业,就担任了泰昆的董事长。当时正处于下岗就业潮,员工迫切需要找到自己新的饭碗,员工也比较支持组建集团。

泰昆创立之初,所谓之“集团”都是打引号的集团,称为“集团”是为了和正大要竞争。我们当时提出的口号就是像正大学习,学习他们的管理,学习他们的营销;建司五年后,我们也提出“先当学生后当老师”,要超越,不能永远在后面跑。

在公司成立之初,也有许多负面的意见,例如当时正大看到我们国有企业组建的时候,给我们泰昆提了三条意见,第一泰昆是两个国有企业组建,一般一个国有企业就很难改革,两个国有企业肯定搞不到一起去,而且当时的国有企业和正大竞争都是以失败告终;第二个泰昆选的是政府官员来经营企业,而政府官员往往又不懂企业管理;第三个是盖棺定论——只有三个月自生自灭的时间。

当时刚刚组建一个月,他们作为外资企业给我们下这个定论,也是从另一面给我们勇气坚持下去。

第二个事件是,泰昆刚组建时,我想进行一条龙生产,就想先建种鸡场,但是苦于资金限制,就到自治区找我的主管局借钱。当时直接管我的一个副厅级领导说了一句话——“一群乌合之众,一个烂脏企业,就算你梁建疆是个人物,看能走几天。”我的上级朋友也并不看好泰昆的发展。

今天你们可以看到,整整十八年过去了,尽管中途也经历了改制和分家,我们不但没有倒下,反而壮大。

FAM:公司重组之后,在管理上做了哪些改变?成效如何呢?

梁建疆:当时我们的定位很简单,管理上向正大、希望、四川巨星等外企或民营企业学习,泰昆虽然是国企,但是要走一个杂交优势,不能再用国企的管理办法。至于管理和经营,最初是边摸索边前进的道路,靠科学不多,更多的是靠激情和勇气走下来。

从现在回过头去看,以前的改变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是很好的,我们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在质量管理上向正大学习,把公司内部的品质控制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从配方、原料的采购到成品的外销的整个内控体系都是严格化的,所以我们的产品质量、外观颜色都比较好,当时也有竞争对手反过来研究我们是怎么做的;第二是提出产业链发展,我们建了一个小食品厂进行肉鸡加工销售,在年就提出最低保护价收购,养殖户用我们的鸡苗、饲料,在养殖户商品鸡卖不掉的情况下,按最低保护价收购,我们是在新疆做鸡产业一条龙第一家。我认为,这对促进新疆鸡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最初,饲料方面主要是经营鸡饲料和水产料,原先水产料以赊销为主,重组后改革了应收款管理办法,优化了客户,部分赊销大户就甩出去了,口碑也慢慢建立起来,不仅在新疆销售,还可以往西藏、宁夏、青海输送。

公司年7月18日成立,我们当年就盈利了,尽管是微利。第二年盈利两百多万元,第三年接近五百万元,第四年盈利九百多万,呈连年快速增长的态势。那时候饲料比现在要好盈利。

做全国最优植物蛋白供应商

FAM: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新疆的棉粕资源呢?为什么泰昆一直提倡生产高蛋白棉粕呢?

梁建疆:油脂版块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新疆有丰富的棉花资源,是世界主产棉区之一,棉籽总产量万吨以上,可以产油脂棉蛋白万吨以上。-榨季我们加工棉籽近40万吨,未来3-5年,我们的加工规模将达到80-万吨,可向市场供应高蛋白棉粕40-50万吨,占新疆20%的份额。

现在,高蛋白棉粕的技术已经很稳定,在有高吸收率的同时,很多指标都已经优于豆粕了。另外,新疆的棉粕大概有75-80%卖往内地,运输成本相对较高,生产高蛋白棉粕,可以把精华的部分给客户,无效部分原料留在新疆,以更少的运输空间和运输费用、比较合理的方式送往内地。

FAM:泰昆在棉粕版块的主要竞争力是什么呢?

梁建疆:泰昆从1年开始生产棉粕,3年,当新疆棉粕主要以38%-39%蛋白时,我们便开始研究46%蛋白的棉粕生产。随着客户的需求发展,棉粕行业的蛋白含量一直在提高,而我们一直在高蛋白棉粕方面领先于行业,现在别人可以把46%蛋白的棉粕质量做稳定时,我们已经可以做到52%的棉粕,今年可以开始生产56%蛋白的棉粕。我们在高蛋白棉粕的研发上已经有11年的经验了,46%的葵仁粕已经有了4年的生产经验,高蛋白棉粕稳定在50%-56%,具备加工60万吨棉籽的规模。

对我们泰昆来说,我们一直倡导把客户价值放在第一位,员工价值第二,股东价值第三。而棉粕生产技术的竞争力是保持产品稳定性,这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高蛋白棉粕的生产最初很容易遇到的问题是,一旦蛋白超过46%之后,蛋白含量就十分不稳定,主要是脱壳程度和油之间的平衡控制难度很大,高蛋白生产工艺要求员工素质要高,工艺配合性要好;再一个是市场问题,当你生产出高蛋白棉粕时,客户也不一定愿意花较高的价格购买。尤其是前几年饲料盈利较好时,成本并不是问题,那时候客户很难重视高蛋白植物原料的使用。

现在依旧存在很多棉粕质量不稳定的现象,一是因为很多油脂企业觉得榨油厂就是以榨油为主,并不关心榨完油之后的产品好坏,过去蛋白含量时高时低也不重视,这主要是观念问题;另外,部分企业也觉得生产低蛋白更容易,并且低蛋白含壳多,利润较高,所以他们更愿意生产低蛋白棉粕。

FAM:泰昆在高蛋白棉粕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此次研讨会一改泰昆以往低调的风格,是否在营销策略上有所转变呢?

梁建疆:在行业内我们是相对低调的企业,尽管也参加很多行业内的研讨会,但是我们的干部都不太善于去宣传我们自己。这次会议是我们第一次高调,目的也是为了交流,我们要敢于和行业内一流的专家交流,连美国邦吉都要找我们来合作,说明我们的技术是很不错的。

年,我就对油脂板块提出三个“价值”——价值采购、价值加工、价值营销。价值采购就是说在原料采购上性价比高的时候,要愿意花更高的钱去买棉籽,我们要用价值进行采购,不要用价格采购;在加工上面来讲,我们尽可能加工高蛋白,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做低端的,这就是往价值加工上去做,寻求工艺技术的改进;价值营销是说我们要找对附加值最高的客户,识货的人,年我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不要给那些想住招待所的人推荐五星级的宾馆,你只要给他推销了,他会恨你一辈子,因为他嫌你贵。我们要明白客户需求不一样,现在关键是找对客户,而不是满世界去卖产品,所以价值营销的核心是锁定目标客户,我们这次也就请了15家企业过来参会。

另外,也希望大家了解到高蛋白棉粕的真正价值,并探讨如何使用好高蛋白棉粕这个原料,当前我们饲料业的问题好东西大家不知道,没用好,价值没有发挥,这种研讨会有专家有企业一起探讨才好。

当然作为新疆人来讲,新疆棉花是个大产业,希望内地和棉花有关系的企业都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2so.com/hghyfx/10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