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各种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癌症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加趋势,人们对脂肪往往存在一种偏见,对脂类的功能和代谢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完全排斥摄入脂类。其实,脂类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日常膳食中,油脂含量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油脂都含有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类固醇等)两种物质。人体内的脂类,甘油三酯占95%,脂类只占5%,我们将它们统称为脂肪。在我们的膳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脂质,其中绝大部分是中性脂肪。脂肪与糖一样,对人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正常情况下,膳食中20%~30%的能量由脂肪提供,一个中等强度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脂肪1~2克/公斤体重。
油脂是膳食中生热量最高的营养素,单位重量内含有的潜在的能量大于蛋白质和糖。就重量和体积而言,它是最经济的食品。另外,当它燃烧时(或称氧化时)释放出的水分多,这在有机体的代谢反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膳食中为什么必须保证油脂的含量?是因为油脂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营养学方面主要有以下功能:
1.存储和提供能量
脂类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人体的脂肪细胞可以储存大量脂肪。当人体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时,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储,当人体摄入能量不足时,脂肪会被释放为机体供能,还可保持人体体温。另外,脂类对身体一些重要器官起着支持和固定作用,使人体器官免受外界环境损伤;
2.增进饱腹和口感
人在摄入脂类后,它在人体胃内的停留时间比较长,可以使人具有饱腹感,防止在饮食后过早出现饥饿感。另外,油脂能改善食物风味,增加食物的香味,提高食物的感官性状,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进人们的食欲,使人有很好的口感和胃口。任何天然油脂都有各自特有的滋味,一道做好的菜肴常因所用的油脂不同而其色泽和风味各异。
3.提供必要的物质
脂类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脂肪酸、磷脂、胆固醇、脂蛋白等人体必要物质。其中,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脂肪提供的,如亚油酸(C18:2,十八碳二烯酸)和亚麻酸(C18:3,十八碳三烯酸)等对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果膳食中长期缺乏,将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4.人体的主要能源
1g脂肪在体内燃烧可产生37.7kj(9kcal)的能量,而1g蛋白质或1g碳水化合物只能产生16.7kj(4kcal)能量。如果人体长期缺乏油脂便会导致体力不足、体重下降乃至丧失工作或劳动能力。由于小儿胃容量较小,需要的能量又较成人多,因此膳食中脂肪的供给量显得更为重要。如母乳中的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能量中需要量的50%。
5.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如维生素A、D、E、K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不溶于水,只能溶于脂肪中,所以称为脂溶性维生素。膳食脂肪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可促进其吸收和利用。有些脂肪本身也含有脂溶性维生素,如植物油中含有维生素E,奶油、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A、D。
此外,油脂还有维持体温、保护内脏等功能。人体内的油脂分布于皮下和内脏周围,起着热垫和保护垫的作用。油脂是热的不良导体,能防止体内热量的过度散失而保持一定的体温;以液态油脂为主要成分的脂肪组织具有弹性和张力,如同软垫把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分割开来,以免相互挤压,同时能对机械撞击起缓冲作用,从而保护内脏和肌肉免受损伤。可见膳食脂肪的确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但是,如果长期摄入过多油脂,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特别是过多的动物性油脂,可引起肥胖、高血脂和冠心病等,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一天到底摄入多少油脂为好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根据我国居民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豆类、坚果和烹调用油的实际情况,只有每天控制烹调用油不超过25克或30克,才能符合膳食中脂肪提供能量为25%~30%这个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如果膳食中动物性脂肪摄入量较低,可适当增加烹调用油的量。
在控制摄入适量油脂的同时,摄入健康的油脂也是重中之重,国内领先的山茶油品牌:郑茶油,原材料优质、制作工艺严谨,便是符合健康标准的优质食用油,且最新检测报告显示,郑茶油的维生素E是普通山茶油的3.4倍,植物甾醇是普通山茶油的8倍,欧米伽3是普通山茶油的21倍,营养成分更高,能够让健康生活方式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