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1015/6580660.html
如果说北京的小吃有什么特点的话,我想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比较“重口味”,像什么卤煮火烧,白水羊头,爆肚,炒肝儿包括油炸油煎食品,油条、炸糕、油饼、炸咯吱盒、炸灌肠(过去老北京说法叫煎灌肠)、炸馓子、焦圈等等都是北京人最喜欢的吃食。
今天当然咱们都知道,油炸食品它不健康,往大了说过多食用油炸食品会增加致癌的概率,往小了说正减肥的姑娘更是对它嗤之以鼻,所以油炸食品在今天看来属于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
可过去的老百姓们可不这么想,那时候人们生活条件差,哪怕是首都北京的人民也是经历过窝头棒子面,就着咸菜疙瘩的年代,冬天的时候那窝头冻得比砖头还硬,真像“少马爷”与黄族民在相声《核桃酥》里说的,掉在柏油路上过一辆大卡车轧过去,它没事,地被膈了一个坑,那玩意儿您想想,咽下去不剌嗓子吗?
从那个贫瘠的年代一路走过来的人能对油炸食品不亲吗?在街边小摊来一块炸糕,拿草纸拖着,一边吃一边往家走,烫的舌头都发木,但心里可别提多美了,就一个字,香。
尤其是北京人的早点,几乎离不开油炸食品,在南城,许多老北京人喜欢吃焦圈,但焦圈虽香,但吃多了它也腻呀,于是,它的最佳拍档就出现了,那就是老北京的豆汁儿,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口味”吃食。
说起这个豆汁儿它的出身也不比卤煮、爆肚这些“下水”来的高贵,同样也是一种下脚料,有些人误以为这豆汁儿就是豆浆,其实它们俩完全不是一回事。
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而绿豆的淀粉滤出之后会做成粉条啊,糕点啊这些主流吃食,而过去底层老百姓家里穷,剩余的那些残渣直接扔掉觉得怪可惜的,于是就将它进行发酵做成了豆汁儿。
不爱喝豆汁儿的人是真接受不了那个味道,该如何形容,又酸又臭,比起泔水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老北京人讲究在冬天的时候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直烫嘴的豆汁,还得就着老北京的辣咸菜丝,那热气一返上来,味道实在太窜了。
但许多老北京人就好这一口,三九天坐在早点铺子里,来上这么一碗,通体舒畅,从嘴里往外冒热气。
别看这么一道不太招人待见的吃食,它其实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如果再往追溯虽没有文字记载,但人人口口相传,称豆汁初见于辽代时期,辽人主要以契丹人为主,和农耕民族不同,契丹人普遍食肉量大,烹肉有濡肉、炙肉、腊肉、肉糜等多种制法,可以说各种肉的做法换个法儿地吃,即便食谷物也要在其中加入奶制品和油脂,这一点和蒙古人很像。
长此以往,这契丹人的消化就成了大问题,其实食肉多的民族普遍存在消化问题,像后来的西方就开始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喝茶成为了欧洲宫廷一个高档消费,因为宫廷对肉的消耗量比老百姓更大,自然也就需要喝茶来助其消化,同时也能化解油腻之感。
而当时辽和宋之间呈敌对状态,宋断绝了和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所以茶叶不对辽国进行出售,由于辽国人慢慢就研制出了属于自己的消食良品,它就是最早豆汁的雏形。
过去卖豆汁有门店,也有游商,一般情况下游商会从门店里买原材料,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叫卖,这门店自然不是专门卖豆汁的,它其实就是粉坊,这个所谓的粉坊主要是卖绿豆做成的粉条、粉皮、粉丝之类的成品,因为有了产销链条,所有那些绿豆渣子也就有了销路,它可以当作副产品卖给那些卖豆汁儿的游商。
豆汁可以生饮,有些老北京人如果喜欢夏天喝豆汁儿就会选择生饮,那个酸味比熟的更浓,如果再冰镇一下则口感又增加了一层,发酵过的绿豆淀粉没有沉淀,囗中颗粒感强,会更加利口。旧时北京人拿它当水喝,再拿些冰块一镇,冰冰凉凉,解暑又解渴。
可豆汁儿这道吃食终归还是走不出北京城,其他地方的人大部分都无法接受它。
郭德纲有个相声段子里边就提到过豆汁儿,很有意思,说身边走过去一个人,你冲过去一脚给它踹躺下,掐着嘴给他灌下去一碗豆汁儿,这位要是一下就跳起来骂街,那指定不是北京人。要是吧唧吧唧嘴,问你:“有焦圈吗?”,那没跑儿,一准儿是地道的老北京人。
当然如今时代变了,便捷的交通,和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各个地方的特点越发趋同,从语言,饮食,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也在慢慢缩小,这豆汁儿今天其实也不见得北京人就能喝的下去,同理,今天的外地朋友也不见得就对它没兴趣。
在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当中也有过相关的描述,喜来乐带着徒弟德顺在京城闲逛,看到热闹的大街上有一家卖豆汁的小摊。喜来乐就对德顺说:“都说京城老百姓爱喝豆汁儿,要不咱也尝尝?”。
两人落座之后,掌柜的很快就把热气腾腾的豆汁儿端了上来,德顺一把抢过来,一大口下去,没给他呛死,他立刻就火了:“我说你这个是什么东西呀,老板,欺负我们外地人是吧?”。
这掌柜的一脸不屑:“谁欺负你了?豆汁儿,喝过没有?就这味儿”。
《神医喜来乐》喜来乐这时候却显得很冷静,摆出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训斥德顺:“你给我闭嘴”,随之他又对掌柜的说:“您别生气,初来乍到没见过世面,别跟他一般见识”。
说罢,他也端起碗来喝了一口,这下还不如德顺呢,人家至少把这一口结结实实咽肚里去了,而喜来乐是一口直接喷地上了。
喜来乐也怒了:“这什么呀?跟隔夜的刷锅水一样,馊了吧唧的,坏的!”。
这掌柜的也急眼了:“什么坏的?我们家的豆汁儿是京城最正宗的豆汁儿,潘月樵老先生(梨园名伶)都常到我们这里来喝,你们懂什么呀,俩农村来的老帽儿”。
德顺是欲哭无泪:“师父,敢情这就是传说中的“京城一绝”呀,比起我们沧州食为天的酸辣汤真是差太远了!”。
喜来乐这时候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德顺呀,咱们在京城的王爷府住了这么多天,山珍海味都吃遍了,加一起也不如咱们沧州食为天一个铁狮子头呀”。说罢,他站起身来甩下两个铜钱拂袖而去。
但无论怎么说,豆汁儿到底是不是美食,这件事也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别人家的媳妇美若天仙,那也是别人家的,咱还是爱咱自己的糟糠之妻。同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别人家乡的吃食再美味,它也只属于别人的乡恋,哪怕到了天涯海角,自己家乡的味道也是全世界的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