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小小棉籽成了ldquo无价之宝

百癫疯怎么治疗 http://www.yqyywdj.com/

尤常,年苏北行署首届工业劳模;至年连续三年获得南通市劳模荣誉称号;南通市第二届至第八届人大代表;连续三届南通市政协委员;年,参加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普及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与刘少奇握手。

尤常

这位名叫尤常的工程师,活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通化工领域,在棉籽综合利用方面,守正创新,为我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多项研究成果开了农产品化工领域的先河。

今年是尤常诞辰周年,辞世30周年。以前家里人只知道尤常在南通油脂厂上班,很多成绩、成就,他们都不知道,直到年尤常去世……“我们在整理爸爸遗物的时候,发现了那些证书、奖状、科研成果材料,才知道,原来爸爸生前这样可敬!”女儿尤乃丽不止一次地感叹,“对爸爸的了解太少了!”

尤常获得的科研荣誉证书

一石米的爱国情怀

年7月,尤常出生在如皋、靖江和泰兴交界处的瞿家埭村,大学在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专业。

年,在如皋,尤常遇到了他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管陶冰。跟着管陶冰,尤常到了黄桥的新四军驻地,负责后勤保障,同时兼任干部培训的教员。除了上课,他和学员们的实践就是生产日化产品,例如牙粉、石碱、肥皂等供部队日常使用。

据尤常的新四军战友陈鹤回忆:“当年日本鬼子在黄桥清乡扫荡的时候,为了躲避村里的地雷,故意把汪精卫的和平军安排在队伍前面。尤常知道后,发明了一款延迟式地雷,对杀伤日本鬼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根据形势变化,尤常定居江阴,先后在君永小学和青阳中学当教员,教理化。当时尤常每月工资8石米(每石约斤)。年,时任苏北供销合作社副主任的管陶冰又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尤常,向他发出回革命队伍工作的邀请,但每月工资只有1石米。此时的尤常,肩上担负着家中老小10口人的生计,但巨大的工资落差丝毫没放心上,他毫不犹豫地回到黄桥,热情澎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在猪业产销合作社任技术股股长,完成了0.5吨/时立式锅炉的安装、设计了机械化宰猪设备,还开办了一家为支援抗美援朝的罐头厂……在黄桥,尤常心怀革命,敢于创新,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保护同胞、造福人民、为国尽责。

对一粒小棉籽价值的探索

南通广生油厂由实业家张謇于年创办,主要生产棉籽油、棉仁饼、短绒等产品。建国前,厂里曾聘请过一位德国人来研究棉籽油精炼工艺,但两年下来都未成功。以至后来几十年,该厂一直用石灰精炼的土法,劳动强度大、产量小。

南通广生油厂旧貌

年,尤常被调往该厂担任了生产技术科长。由此,南通的化工领域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革新。到厂不久,尤常就解决了困扰该厂几十年的棉籽油精炼工艺。尤常将原设备改造,采用烧碱精炼新工艺,反复试验、艰苦探索,为了观察生产过程中的变化,他一连几天待在车间里,晚上实在太困就用大衣铺在炼油锅炉旁的地上躺一会儿。

尤常生活照

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成功了!工艺技术水平赶上德国,生产的棉清油超过国家出口标准,被华东商检局列为出口商品“优质免检”产品,为厂里增加了效益。“棉籽虽小,浑身是宝!”是尤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一心扑在棉籽的研究上,知难而进,忘我钻研,几乎将所有棉籽生产环节产出的废料都变成了宝贝。

在尤常来之前,精炼棉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棉油脚,既脏又臭,厂里会专门雇船倒到长江里,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经过尤常的研究,他将棉油脚皂化后提炼出农药棉油泥皂,用于防治棉蚜虫,又从棉油脚中提炼出棉油脂肪酸,成为生产肥皂等日化产品的宝贵原料。

棉籽壳,以往都被当柴火烧饭用,没想到的是,尤常竟然从这个大家眼中的传统废料里,提炼出了重要的化工原料中间体——糠醛,而且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生产设备的设计、防腐蚀措施的研究、设备安装和建成车间投入生产。糠醛的用途很广,可用作溶剂、合成树脂及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国防、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

在尤常的带领下,棉籽综合利用广泛开展,被开发成十多种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需的重要化工、生活原料,打破了棉籽榨油的老条框,使每百吨棉籽创造的产值,由过去的一万多元,增加到三至四万元,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

创新育人一肩挑

尤常这个总工程师很特别,说话风趣幽默,和工人打成一片,大家私下里喊他“包干工程师”,“在我们油脂厂,除了技术上的事情他包了之外,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也都是他。”陆育恩当年进厂的时候才二十多岁,负责糠醛水冷凝后的处理工序,尤常是他最敬佩的人。在尤常的支持和鼓励下,陆育恩和秋元通研究的冷却循环水制作工艺、糠醛水酸碱度自动检测两项创新成果更是得到了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的认可和表扬!

尤常在担任南通油脂厂厂长时发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提高生产效率,在尤常的主持下,油厂和无锡轻工学院合作,首创设计了弓形油脂浸出器,他自己画图,将榨油的半机械化的“汽油浸出”改成了全机械化的“丙酮浸出”。为了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尤常冒着刺鼻呛人的气味,钻进进料管,不断革新工艺流程,使丙酮浸出法得到进一步完善。

这一方法为国家增产了大量油脂。该厂年加工能力由原来的2.8万吨增加至3.5万吨,以提高出油率3%计算,每年可为国家增产食用棉籽油吨,按当时的供应标准,可以供30万人食用1年,也相当于增加了6.5万亩棉田的产量。

年尤常参加苏北首届工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年,受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委托,尤常为全省举办油脂精炼和化验培训班,那半年时间里,他白天授课,晚上编教材,夜以继日,为全省培养了一大批油脂专业人才。其中就包括得意门生、原江苏省化工厅化肥处处长缪顺治。“在我的印象里,尤工整天整夜都在忙工作。他教我一个熬夜的方法,用零碎的时间打瞌睡,这样24小时可以不睡觉!”尤常将其戏称为“零存整取”。

尤常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zhixingye.com/yzhybk/14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