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名单出炉咱渭南市

在我国民间有“四大名菜”“八大名菜”和“十大名菜”的说法,然而这些名单里却都没有陕菜,有人说“陕西无菜”,意思是陕西菜不成体系、没有特点。就在前几天,在渭南举行的第26届中国厨师节上,首次评出陕西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这第一份美食“状元榜”能让陕菜能飘香更远、市场更火吗?

陕菜“状元榜”出炉能否飘香更远?

生在陕西、吃在陕西,外省的朋友来陕西,你会带他吃什么菜?上周在被誉为“中国餐饮业奥林匹克盛会”的厨师节上,陕西多种名菜和小吃,第一次汇聚一起,由国内数百名大厨和群众品鉴点评,好评如潮,给外地名厨们留下深刻印象。

新疆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桂芳:“尤其是陕西的biangbiang面、羊肉泡馍也是很震撼,生意非常好。因为北方人我们粗放,biangbiang面就是代表,陕西人很直,说话粗犷、大气、厚道。

中国烹饪大师四川省烹饪协会常务理事蓝其金:“我觉得很大气,味也调得很好的,真的不愧是“美食之乡”吧。”

据专家介绍,陕菜历史已有多年,品种有多个,按照地域分为关中菜、陕南菜和陕北菜,由于气候、地理和历史不同而风味各异,更有很多名菜蕴含典故,集好看、好吃、有文化为一身。

中国烹饪大师李创伦:“带把肘子是陕西第一菜,它是代表咱西北人的一个勇敢、忠厚、狂莽的一个西部地方的一道菜。它这个菜红亮、肥而不腻,比较鲜香,是在咱东府宴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菜品。”

经过专家品鉴、网络投票等程序,葫芦鸡、烧三鲜、紫阳蒸盆子、带把肘子、海参烀蹄子、糟肉、温拌腰丝、金钱酿发菜、生煨鱿鱼丝、奶汤锅子鱼被评为陕西十大名菜。此外,肉夹馍、陕西凉皮、牛羊肉泡馍、葫芦头、Biangbiang面、陕西饸饹、臊子面、锅盔、千层油酥饼、金线油塔被评为陕西十大名小吃。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李亚光:“陕菜首先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烹饪技法也非常的精致,而且陕菜的面食、陕菜的小吃有独到的特色,应该在国内外影响也很大。”

渭南资深烹饪大师李克明:“也是咱陕西人众望所归,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

从大宴席走向小餐桌振兴陕菜需要找准发力点

餐饮行业专家对陕菜大加赞赏,那么普通老百姓对咱陕菜又怎样评价?精美的陕菜佳肴距离老百姓的筷子头又有多远呢?

拿着这份陕西十大名菜名单,记者在渭南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市民,发现他们对大部分菜名并不熟悉。

渭南市民1:“十大名菜啊,哎呀我对这个还不知道,没有(吃过)没太听过。”

渭南市民2:“那些不太清楚。”

渭南市民3:“这个烧三鲜吃过,葫芦鸡没吃过,这个温拌腰丝吃过,带把肘子肯定吃过,我经常在外面跑,其它的还真没有吃过。”

记者发现,除了葫芦鸡和带把肘子等两三个菜品外,接受采访的绝大多数市民对其它几大名菜都没吃过甚至没听过。此前我省有媒体也曾对位市民调查发现,有7成多的人喜欢羊肉泡、肉夹馍等特色小吃,但是有59%的人不知道有“陕菜”。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我们陕西的菜品太丰富了,用料也很丰富,工艺也很丰富,反而显得归纳提炼得不够,对菜品的宣传、归纳、提升、总结不够,(造成)在我们中国的“八大菜系”里面没有陕菜这么一个说法。”

参加中国厨师节的专家介绍说,与小饭馆、散客需求相比,陕西名菜更适合宴席的特点,与川菜的大众化相比,陕西名菜在价格、配餐和便利性等方面不占优势,而这可以作为走大众化路子“振兴陕菜”的一个发力点。

中国烹饪大师铜川市烹饪餐饮协会秘书长李卫义:“不一定要用高档的原料,要向文化性的方面发展。就说要接地气,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大家能消费得起。”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年全国实现餐饮收入亿元,进入3万亿元新阶段。而陕西只有.3亿元,仅占2%;今年上半年,广东、山东、浙江、河南、江苏等省餐饮收入超过千亿元,而陕西只有亿元,而“风味特色”连续三年是消费者选择餐厅的第一因素。

渭南资深烹饪大师李克明:“就是找市场、适应市场,然后在市场中找咱们陕菜的定位,要在客人的消费中了解陕菜、适应陕菜、消费陕菜、扩大陕菜。”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得到市场的确认、消费者的公认,那么自然你的菜系地位就会树立起来了。”

附:陕西十大名菜简介:

葫芦鸡已流传千年以上,色泽金黄,皮酥肉嫩,香烂味醇,号称“长安第一味”;

烧三鲜是陕西特色传统名菜,主要为水发海参、水发鱿鱼、油发鱼肚制成,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

紫阳蒸盆子创于汉刘邦时期,原汁原味,汤醇肉香;

带把肘子系大荔地方特色传统名菜,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

海参烀蹄子以其独特“烀”的烹制方法,更是别具一格,是冬令食补佳肴;

糟肉肥而不腻,甜香软糯,入口即化,营养丰富;

温拌腰丝由唐代羊皮花丝演变而来,风味特殊,温馨暖齿,某些牙病患者也可大胆品尝;

金钱酿发菜源于唐代,象征着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生煨鱿鱼丝是陕西菜的代表菜之一,鱿鱼筋韧、滋味醇厚;

奶汤锅子鱼有余年历史,鱼肉细嫩,汤汁鲜美。

陕西十大名菜葫芦鸡

葫芦鸡是陕西西安市汉族传统名菜,始于唐代。葫芦鸡的制作分清煮、蒸笼、油炸三道工序。制作时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净血污,煮时用麻丝将鸡捆好,以保持鸡的整形,待锅内凉水烧沸,投入鸡,煮半小时取出,盛-盆内,添肉汤、料酒、精盐、酱油、葱、姜、八角、桂皮,入笼蒸透。油炸时,将菜籽油烧八成热投入蒸好的整鸡,用手勺拨动,至鸡是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沥油,随即盛盘中,上桌时另带小蝶花椒盐佐食。色泽金红,皮酥肉嫩,香烂味醇,筷到骨脱。

烧三鲜

烧三鲜是一道很有陕西特色的招牌菜,也是一道适合冬季食用的家常菜。主要原料有:肉丸、鱼肚、烧肉、小青菜、花菇等,荤素搭配,入口滑嫩,老少皆宜。

紫阳蒸盆子

紫阳蒸盆子是最早发源于陕西省紫阳县汉王镇的著名汉族小吃,传说始创于汉刘邦时期,先是汉江艄工歇脚欢聚时的荟菜,后来发展为除夕团圆饭上的压轴菜。这道菜原汁原味,汤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阳蒸盆子,用料之糜费,时间之冗长,程序之繁琐,做工之讲究,稍有差迟则口味大逮,非一般地域所能为,它当之不愧地成为最具特色的紫阳传统大菜。

带把肘子

带把肘子是一道独具陕西大荔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秦菜系。用猪的前腿做成的菜,做工考究,文火烧蒸,色呈枣红,形如蒲团,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品嚼味长,别有风味。据说在陕西大荔一带,逢年过节请客如果没有"带把肘子"这一道菜,就不能算全席。

海参烀蹄子

"海参烀蹄子"是陕西有名的风味菜肴。选料讲究,加上采用陕西独特"烀"的烹制方法,就更别具一格,是冬令食补佳肴。海参绵润,猪蹄红亮黏烂,汤汁浓醇,咸鲜适口。

糟肉

糟肉,陕西传统风味菜品,又名蒸糟肉、红枣糟肉,用猪五花肉、大红枣、醪糟醅等蒸制而成。其外观玲珑如水晶,色泽棕红,油润光亮,馨香诱人,吃起来肥而不腻,甜香软糯,入口即化,营养丰富,老幼咸宜。

温拌腰丝

温拌腰丝是由唐代羊皮花丝演变而来,陕西西安著名的汉族小吃。因为用猪腰子和其他辅料、调料、以及温拌的方法制成而得名。它是一款用低档料烹制成高档菜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刀工细致,烹调方法考究,制作出的菜肴腰丝脆嫩,姜香、蒜香以及花椒的香味相得益彰,味道浓醇,清爽利口。

金钱酿发菜

金钱酿发菜是陕西省汉族名菜,源于唐代。相传,唐代京都长安商户王元宝嗜爱发菜,每餐必备。后来王元宝成为长安富豪,加之发菜与"发财"同音,旧时富商大贾举办酒宴,多以此道菜作为头菜,象征着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酿金钱发菜形似古金钱铜币,吃到口中软滑爽口,奇香扑鼻,历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国内外来宾来到这里,无不点名要求品尝;品尝后,无不啧啧连声、交口称赞。

生煨鱿鱼丝

煨鱿鱼丝是陕西菜的代表菜之一,也是西安十大名菜之一。又叫白煨鱿鱼丝,原是陕西省三原县著名的汉族风味菜,它是为纪念明代万历年间工部尚书温纯而创制的,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这道菜后来进入古都西安,成为三秦名馔代表作之一,扬名中外。本菜为西安菜系,口感鲜香。

奶汤锅子鱼

奶汤锅子鱼是一道陕西长安历史悠久的汉族古菜,奶汤咸鲜、味道独特。此菜盛具为紫铜火锅,有余年历史。自唐中宗李显,大臣拜官,例要献食天子,名曰:“烧尾宴"。取意"鱼跃龙门",前程远大。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时,进献的食单中有"乳酿鱼"。奶汤锅子鱼即由乳酿鱼发展演变而来。

陕西十大名小吃

肉夹馍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中国陕西省汉族特色食物之一。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百吉饼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饼酥肉香,爽而不腻)。肉夹馍是陕西著名小吃。

外地人首次听说肉夹馍,都认为是病句,这是与古汉语有关,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引人垂涎。

陕西凉皮

陕西凉皮为汉族特色小吃之一,多使用小麦面粉制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淀粉制作的。一般凉拌食用(但在汉中地区,热食更为广泛),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各异,调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主要有:麻酱凉皮、秦镇米皮、汉中面皮、岐山擀面皮、面筋凉皮等。凉皮历史久远,凉皮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葫芦头

葫芦头,陕西西安汉族特色小吃。源于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象葫芦,因此叫葫芦头。葫芦头的基本原料是猪大肠和猪肚。吃时顾客先把馍掰成碎块儿,厨师再把猪肠肚和鸡肉、海参、鱿鱼等排列在碎馍块儿上,用煮沸骨头原汤泡三、四次,然后加熟猪油和青菜等。吃时佐以糖蒜、辣酱等,鲜香滑嫩,肥而不腻。

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也称裤带面。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陕西饸饹

饸饹(读音héle),也叫河漏,是将豌豆面、莜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和软,用饸饹床子(一种木制或铁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把面通过圆眼压出来,形成小圆条。比一般面条要粗些,但比面条坚、软,食用方式和面条差不多。饸饹广泛流传在山西,陕西的宝鸡、渭南、铜川等关中地区。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省汉族风味小吃,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浑厚而不腻。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锅盔

陕西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10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县锅盔、武功县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锅盔等。

千层油酥饼

千层油酥饼是陕西汉族特色小吃。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相传,油酥饼是由唐代的千层烙饼,经历代厨师不断精心改进而成。经制酥、和面、制饼、煎烤而成。

牛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简称羊肉泡、泡馍。古称"羊羹",西北美馔,尤以陕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金线油塔

金线油塔是陕西西安地区的一种名贵的汉族传统小吃。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相传始于唐代,原名"油塌",清代时有了改进,增加油饼层次,把饼状改为塔形,将烙制改为蒸制,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成为上乘美点。油塔蒸好下笼食用时,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编辑:周佳

审核:徐磊

看完记得点“zan”评论哦……









































北京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殿疯用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2so.com/yzhybk/8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