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几次重要的油脂工业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设有食品工业部,政务院确定的食品工业部的任务,是代表国家管理粮食加工业(包括面粉、糕点、酒类)、油脂加工业、烟草加工业及糖类、鱼类加工业。食品工业部机关成立5个业务组(那时尚不叫司、局):糖业组、烟草组、粮食加工组、鱼业组、油脂加工组。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油厂为国有油厂、对民族资本中小型私营油厂(坊)进行合并成为公私合营油厂,同时,也兴建一批国营油厂。这些油厂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包括轻工业部、地方工业部、商业部、粮食部和供销合作总社(简称“四部一社”),油料的加工,由各部门所属的榨油工厂分别进行,直至年中央政府决定全国油脂工业划归原粮食部管辖。

建国七十年来,我国的油脂工业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国初期的十年左右的油脂工业的恢复、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如今油脂工业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油脂行业归口管理发生变化,一些业内人士编著的我国油脂行业的发展史中,鲜有提及或有意、无意遗漏了建国初期十年历史。本文作重介绍建国初期的重要的几次油脂会议。望引起相关专业部门、权威人士的重视。

第一次全国油脂工业会议

年6月7日~7月日,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油脂工业会议。会议拟定了全国油脂工业年下半年的生产计划。参会人员为来自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西南区六个大区工业部门及公、私营油厂代表八十余人。会议详尽地研究了当时油脂工业所遇到的困难,并根据当时国内外市场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当年下半年度的生产计划。会议还讨论了提高出油率、增产油脂,解决出油率徘徊不前和油品质量差等问题。会议就确定年下半年生产各种油64万吨和各种油饼吨,并依据公私兼顾和生产能力对公私企业作适当分配。

全国油脂工业先进经验交流大会

年0月5日~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地方工业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轻工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召开了全国油脂工业先进经验交流大会。经过了充分的讨论和反复的研究,大会认为应在全国油脂工业中,大力推广以吉林省四平油酒制造厂李川江榨油法为主的一些先进榨油技术经验,以便提高原料出油率,降低饼内残油率。大会并订出了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年度全国增产0万t食用植物油脂的任务。

轻工业部授予李川江车间为全国工业的一面红旗,授予李川江个人一枚金质奖章

第二次全国油脂工业会议

年8月0日~9月日,地方工业部、轻工业部、商业部、粮食部、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轻工业工会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有关单位的代表二百多人。会议确定:下半年油脂工业的增产节约竞赛的中心,应该是加强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加强对土榨油坊的管理,继续大力推广先进的榨油经验,开辟新油源,贯彻加工协议,加强企业管理,反对浪费和厉行节约。

第三次全国油脂会议

年3月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总结了年全国油脂增产工作,提出了年的工作任务。年全国共计增产了各种油脂30,吨,超额完成了年增产十万吨油脂的任务。年要在年的基础上再为国家增产十二万吨油脂。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今年要做好继续全面深入地推广先进经验,加强油脂工业的统一管理,加强土榨油厂(坊)的管理,以及全面地加强企业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广泛组织社会主义竞赛等工作。 

第四次全国油脂工业会议

年月6日~9日,食品工业部与中国食品工业工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四届油脂专业会议。在会议期间食品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国务院第四办公室贾拓夫主任及有关部、局的负责同志均作了有关政策方针性的指示报告,使与会代表进一步领会与明确了油脂工业的发展方针、更加鼓舞了大家对发展油脂工业的革命干劲。会议提出要求各方面重视增产油料。~年全国油脂生产仅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8%。据分析除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外,主要是油料生产年年完不成计划(53年99.6%,54年96.0%,55年89.74%,56年90.78%,57年80.5%),工厂开工不足。为了逐不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与争取多多出口,全国要求油脂工业96年生产水平达到30万吨,比年提高一倍多。要完成这一任务,除工业部门大力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出油率与积极开辟新油源外,还必须协且农、林业部门有计划地发展油料生产,会议着重交流了油脂工业如何上山下乡,为农村经济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大跃进,以及如何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兼业生产、开发野生油料及新油源(米糠榨油、冷榨大豆制豆腐、热榨大豆制酱油、饲料加工等)、土榨设备的技术改造等先进经验。在提高思想、明确方针、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讨论确定了年全国增产各种植物油吨,生产混合饲料74万吨的跃进任务。

全国第五次油脂会议

依靠公社大办油脂厂,轻工业部确定发展油脂工业八大措施

年月6日~5日,轻工业部在南昌市召开全国第五次油脂工业会议,研究了在全国工农业大跃进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油脂工业的问题。会议总结了年油脂工业生产的经验,并且研究和部署了年的生产任务。会议认为,一年来由于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广大职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油脂工业在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技术革新上,都获得了很大成绩。同时,油脂工业初步贯彻了上山下乡、多办小厂的方针。小型的油脂工厂开始在人民公社中发展,为年进一步发展油脂工业打下了基础。会议分析了全国油脂生产情况,认为设备能力不足将是明年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为了使全国油脂和肥皂生产设备能力更多更快地增长,以适应发展油料生产的需要,会议强调指出,在现阶段应特别依靠全国两万多个人民公社,发动人民公社大办油脂联合厂。根据各地调查,人民公社也有办油厂的迫切要求,因为人民公社既需要食油,也需要饲料和肥料。老油脂厂和肥皂厂应对公社办油厂给予积极支援。

为了保证油脂工业的发展,会议认为还应抓住以下八大措施:一、大力挖掘现有油脂工厂的设备潜力;二、大力推广水代法,即中国原有小磨麻油的生产方法;三、采取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和先土后洋的步骤,大力推广油脂浸出法,积极推行简易油脂浸出;四、积极制造新式而又轻便的榨油机,增加油脂工业的设备能力;五、力争一年左右使土榨油坊基本上实现土法机械化,以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六、积极发展新产品,例如皂粉和合成洗涤剂等;七、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除了进一步推广米糖、棉子、大豆、花生、亚麻等油料的综合利用外,还应普遍地利用棉籽壳、向日葵,以及其它农副产品,用土法提取酒精、糠醛等。在南方各省产茶籽和桐籽的地区,要设法搞茶籽和桐籽的综合利用;八、加强油脂工业的科学研究,以促进油脂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国初期的十年,李川江榨油法先进经验的交流、新油源的开发、螺旋榨油机的推广、油脂浸出的自主研发等等、我国油脂工业的恢复、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如今油脂工业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十年在我国油脂行业的发展史上,不能被人为遗忘。油脂工程师之家推荐阅读远逝的传奇——昆山油脂化工总厂

无锡轻工业学院的筹建

五十年前的回忆——上班第一天(武汉粮院校友回忆)史海钩沉——食品工业部南京食品工业学校

无锡粮机厂

长治粮机厂

大连——中国油坊之都

无锡第一家机器榨油厂

史海钩沉——私立江南大学面粉专修科

史海钩沉——新中国食品工业系成立七十年(二)

史海钩沉——新中国食品工业系成立70周年(一)

史海钩沉:无锡轻工业学院建院八教授

史海钩沉——油厂的实验田

那些被淡忘的油脂工程师

郑州油脂化学厂的初建与油脂工业研究室的成立

旧影记忆:郑州油脂化学厂

浸(qin)出还是浸(jin)出?

新市油脂——百年油企翻开发展新篇

上海近代机器榨油工业之发端

桐油大王沈瑞洲

蛟河油厂今何在?

油脂浸出工艺的发展历史补遗:土法浸出工艺设备

再也回不去的青山湾

一次难忘的聚会

当代油脂化学家、美籍华人张驷祥教授

贝雷与《贝雷化学与油脂工艺学》

中工所油脂实验室——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油脂实验室

早期的生物柴油厂——重庆动力油料厂

我国油脂科技事业的先驱——顾毓珍先生

中国油脂学科的先驱——王昶教授

中国油脂学科专家——刘复光教授

中国油脂化学的泰斗——汤逢教授

温州清明化工厂走出去的油脂科技拓荒者

油脂化工专家、中国合成洗涤剂工业的奠基人-沈济川

我国第一套预榨—浸出生产线的诞生

“当代油脂化学家、美籍华人张驷祥教授”补遗

半个世纪的记忆:礼赞在南通油脂厂投产的两项突出的科技成果(下)

对南通油脂厂尤常总工的回忆

油海风云——南通宝港油脂沉浮录

江苏榨油之延革——工艺设备

江南名城无锡——我国油脂专业学术的圣地油脂人有颗感恩的心(追忆韩国麒教授)

油脂工程师之家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zhixingye.com/yzhyfx/13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