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近日有新闻报道:不含反式脂肪的人造奶油问世啦!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强研究员领衔的油料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与英国赫尔大学合作,利用花生蛋白研发出不含反式脂肪的新型人造奶油——食品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反式脂肪是什么?
反式脂肪酸是碳链上含有一个或以上非共轭反式双键不饱和脂肪酸及所有异构体的总称,是人体非必需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有哪些危害?
反式脂肪酸天然存在于部分食品中。反刍动物体内的微生物会产生少量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因此我们在吃牛羊肉、奶及奶制品时,会摄入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酸。
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部分研究显示天然的反式脂肪酸甚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益处,因此对于这方面暂时不用担忧。
植物油经过工业氢化,又或者经过极高温加热及煎炸等加工过程,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工业化生产的反式脂肪酸也被成为部分氢化植物油。这类反式脂肪酸与慢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还可能提高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什么要用氢化植物油?
既然氢化植物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我们为什么还要用它呢?
说起氢化植物油,其实它的历史也是很传奇的。
曾经,一些加工食品使用的是动物油。
但是呢,动物油脂中的饱和脂肪含量很高,过量摄入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
因此人们开始逐渐推广植物油,植物油中的饱和脂肪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的含量较高。
可是不饱和脂肪多了,一方面容易氧化变质,保质期短,不宜高温加热,另一方面因为是液态,无法满足一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对性状方面的要求。
人们因此想出了办法:用氢化工艺使植物油变成固态或者半固态。
这些部分氢化植物油价格便宜,保质期长,在室温下为半固态,因而更容易在烘焙制品中使用,而且能承受反复的加热。
唯一的缺点是:
氢化不完全的部分氢化植物油(好拗口)中会有少量的反式脂肪。
后来,专家发现,人们以前认为很坏的脂肪“饱和脂肪”只会增加人体内“坏胆固醇”。
但是反式脂肪不仅和饱和脂肪一样会增加“坏胆固醇”,而且还会减少“好胆固醇”,更加容易增加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
配料表中有氢化植物油,为什么反式脂肪却标为0?
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疑惑:
一些加工食品的配料表中明确写了含有氢化植物油,但是在外包装的营养成分表上的反式脂肪酸一栏,标注的却是0.有的甚至在包装上声称“不含反式脂肪酸”。
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产品真的不含反式脂肪酸吗?
有可能。
自从反式脂肪酸的名声臭了以后,食品行业也在不断的改进油脂和食品生产工艺,减少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和使用。其中一个很常见的方法,是将“部分氢化”的工艺改进为“完全氢化”。
植物油在不完全氢化时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如果完全氢化就不是反式脂肪酸而是饱和脂肪。
因此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当然完全氢化也有其弊端,那就是饱和脂肪的含量大幅上升,因此也需控制摄入量。
那有没有可能产品中有反式脂肪酸却标示为0呢?
这个也是有可能的。
先别着急,这并不是企业在欺骗消费者,而是按照我国相关规定:
卫生部年12月发布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反式脂肪酸含量可以标示在“脂肪”下面,当反式脂肪酸含量≤0.3g/g食品时,可标示为“0”或声称“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
其实不仅是反式脂肪酸,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中的能量和成分含量如果低于一定的界限时都不需要标示具体数据,而是强制要求标示为0.其中不同的成分的界限值是有明确规定的。
当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等于≤0.3g/g食品时,我们就认为这点含量不具有实际健康意义了,不论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总结:技术工艺的进步使得氢化植物油中也可能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极低,此时按照相关标准标示为“0”或者“不含”反式脂肪酸是可以的。
如何避免摄入反式脂肪?
关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增进心血管健康,应尽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
也就是说,如果按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能量千卡来算,则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克。
目前,我国有研究报道,城市居民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平均在1克左右,仅占总能量的0.5%左右,低于西方国家的居民摄入水平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控制值。
近年来工业改进植物油氢化的工艺,以及此次新闻中提到的不含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的问世,都可以看出食品行业对于消除反式脂肪酸的决心。
我们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可以:
购买加工食品时注意食品标签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尽量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低的食物,少吃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避免油温过高,不反复用油控制烹饪过程中食用油的使用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量进食某单一种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