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婴助力NDP2016年度收官大课震

活动内容

9月10日上午8:30,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山东预防医学会、济南预防医学会承办,葆婴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的“营养与疾病预防”(NDP)全国医生营养继续教育项目年度收官培训在美丽的泉城隆重开幕,王陇德院士领衔强大专家阵容授课,济南市副市长巩宪群与山东省卫计委、济南市卫计委领导亲自带队,极大提高了当地医务人员对营养的重视,高涨了营养与疾病预防知识的学习热情,名来自内科、内分泌科、外科、儿科、产科等科室的医务工作者参与此次培训。

NDP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NDP项目,旨在提高医生营养健康素养,更好发挥他们在全民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本次培训既是一次专业培训,又是对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积极落实。

现状:10人中1个懂健康营养宣教刻不容缓

王陇德指出,当前我国仍面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双重挑战,比如国民的脂肪摄入量过多、蔬菜果类的摄入量有所下降,豆类、奶类、水果摄入量偏低,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依然缺乏,超重与肥胖问题的凸显,营养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已经成为影响百姓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营状况养调查报告》指出,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全国居民年慢性病死亡率为/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包括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开展大众营养健康知识传播,实施适宜的营养干预手段,是遏制疾病进一步蔓延的有效策略之一。在今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卫计委年开展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我国15-60岁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仅为9.48%,也就是说每10个人只有一个人是懂得健康的。慢性病的预防素养为11.99%。针对于此,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特别将“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作为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和首要的政策措施,以推动营养健康目标的实现。

医院是进行营养指导、宣教的最佳场所之一,临床上对住院病人早期的营养状况评价、及时提供合理有效的营养干预,对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延缓疾病进程、改善生存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明确建议,先让万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科学的保健知识,再通过他们传达给老百姓。

不仅如此,我国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问题也应加以重视。中国医师协会组织的全国心血管病医生健康调查显示:心血管病医生吸烟率为30%,而美国、英国分别为3%和6%;心血管病医生的肥胖率为34%,而我国一般人群的肥胖率为10%;54%的男医生十年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近年来,全国已发生多起40岁左右临床医务人员猝死或脑死亡事件。可以说,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相关知识,对医务人员自身健康及全社会的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理念:不仅要活得长久更要活得有质量

王陇德院士在题为《营养与健康》的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国民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期望寿命有了延长,从建国初期的35岁到现在的75岁,但是健康期望寿命不高,也就是说,活得长了能不能活得健康、活得幸福、甚至活得有尊严?一般来讲,发达国家健康期望寿命和期望寿命之间,大概相差5岁左右,但我们相差十几岁。这是个重大问题。

其次,虽然营养不良人群在减少,但是超重、肥胖人群大量增加。年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3%,肥胖率为7.1%,现在超重率已达到30.1%,肥胖率为11.9%了(年数据)。我们知道,超重、肥胖是引发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个变化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变化。

再次,慢性病患病人数快速增多,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6亿人,与此同时,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到中国总死亡的85%,其中脑卒中(俗称“中风”)防控形势严峻。

他强调,进入本世纪以来,脑卒中已成为国民第一位死因,一直持续到现在,且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造成经济负担重,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但这是不是已发展至顶了呢?不是。世界银行预测,假如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中国脑卒中发病病例数会直线上升。到年,中国将有万脑卒中病人。那现在是多少呢?万!

而最近的一些数据分析更令人警醒:中风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年中国中风发病率研究测算当时的平均首发年龄是63.6岁。而-年中风的首发年龄是59.6岁,短短四五年,中风发病年龄竟然提前了4岁,为什么?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年人还没认识到这样一个威胁,总认为我的身体还行,还能拼一阵子。但实际上,中年人是业务骨干,工作压力大,家庭生活负担重,孩子还未成年,平日里进食过多高脂食物,经常熬夜不注意休息,吸烟率明显高于老年人,再加上缺乏运动,这些都是导致青壮年卒中增多的原因。因此,开展中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实行有效健康干预刻不容缓。

王陇德院士指出,根据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调查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来讲,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影响占到60%。

世界卫生组织已多次指出,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预防:

——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

——55%的高血压

——40%的肿瘤

纠正:营养与饮食中的常见误区

鸡蛋内含有大量胆固醇,中老年人不宜食用错

王陇德表示,很多人在营养搭配和合理膳食方面存在误区。“有位市委书记告诉我,他16年中没吃过一个蛋黄。”一问是医生告诉他的,很多医务人员知道蛋黄里胆固醇高,所以一看人家的血脂化验稍微一高,就告诉他不要吃蛋黄了。这到底对不对呢?

首先,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成肾上腺素、性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里面的胆固醇绝大部分是自己合成的,只有20%是体外摄入的,而胆固醇的摄入不取决于胆固醇本身的量,而是取决于食物中脂肪的含量。

其次,蛋黄虽然胆固醇高,但又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例如磷脂,对身体发育有很好的作用。像孩子,6个月母奶喂养,断奶的时候第一个喂什么?蛋黄。

——哈佛大学对名男性随访8年和名女性随访14年的研究发现:每天食用1个鸡蛋不会增加健康人的冠心病或脑卒中风险。

——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推荐:每周6个鸡蛋应成为健康平衡饮食的一部分。

——年2月英国《每日邮报》公布英国心脏基金会的最新研究成果:每天吃1个鸡蛋是相当安全的。这是30年之后,英国的鸡蛋指导摄入量从每周3个上升到每天1个。

——一般人来讲,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对血清胆固醇浓度不会有大的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高者,可两天吃一个鸡蛋。

——不吃鸡蛋或只吃蛋清、不吃蛋黄,可能失去很多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A、D、B2、E、钙、磷、硒、卵磷脂等)

水果是零食,平时可吃可不吃错

中国人特别是男性,经常吃水果的比例偏低。他们认为,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而更多人则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点滴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2so.com/yzhyfx/6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