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包含K1、K2、K3、K4四种形式,其中K1、K2属于脂溶性维生素,K1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K2则由肠道细菌合成;K3、K4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均由人工合成。
健康成人对维生素K的需求量低而膳食中含量比较多,所以原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不常见。但新生儿出生时体内贮存量低,且体内肠道处于无菌状态、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新生儿吸乳量少及婴儿未成熟的肝脏还不能合成正常数量的凝血因子,使得婴儿需要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K。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 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维生素K的化合物来源仅允许使用植物甲萘醌(即维生素K1)。那么什么是维生素K1呢?
1维生素K1维生素K1为黄色油状物,具耐热性,紫外线照射下易被破坏,故需避光保存,不溶于水,能溶于油脂及醚等有机溶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维生素K1大量存在于绿叶蔬菜中,少量存在于奶制品、肉类、蛋类、谷类、水果及其他蔬菜中。
2食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目前我国关于维生素K1的检测方法包括GB.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及GB/T.-《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
GB.10-适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用脂肪酶降解试样中的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含淀粉的试样需先用淀粉酶降解试样中的淀粉,经碱皂化后,用正己烷提取维生素K1。通过液相色谱法分离,柱后还原维生素K1,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1μg/g。
GB/T.-适用于各类蔬菜、绿色植物及其干制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用石油醚提取维生素K1,注入经磷酸盐处理的氧化铝色谱柱中进行色谱分离,除去干扰物后收集淋洗液流分,浓缩定容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柱,用紫外检测器,在nm处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0.5μg。
3维生素K1的相关标准维生素K1现被允许作为营养强化剂用于食品及特殊膳食用食品中。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都对维生素K1的添加量都作了限量要求,详情见表1。
以上关于维生素K1的知识,小编就暂时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如果您对贵企业产品中的维生素K1含量不确定,也欢迎您前来委托送检。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公众账号转载,需注明引用出处:娌荤枟鐨偆鐥呮渶濂界殑鍖婚櫌鍖椾含鍘诲摢瀹跺尰闄㈡不鐤楃櫧鐧滈姣旇緝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