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油脂市场供需变化

摘要:

此次报告从中国宏观经济构调整,供给制改革角度出发。宏观方面从汇率波动,宽松货币政策和通知预期;政策方面从国家农产品收储、抛储、补贴等措施的调整;供需方面结合全球农产品天气走势;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化对中国油脂油料进口利润的的影响;中国油脂供应及消费变化情况,中国市场贸易格局及交易特点展开分析。

通过报告介绍,了解中国油脂库存及消费情况,交易变化。为有效促进国内外贸易提供交易参考。

一、宏观主线: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重点。房地产行业去库存、钢铁行业去产能,调低经济增速,控制信贷规模,导致市场融资进口大幅减少。在稳定经济增速的同时,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稳定,阶段性的货币政策影响商品市场涨跌。

经济增速放慢,降低消费增长,市场整体收益率的下降,追求稳定收益使得基金加大商品市场资产配置。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导致进口风险和成本提高,商品进口回归行业需求,进口的减少带来商品库存的下降。经济低迷下的宽松货币政策,通胀预期使得商品价格底部回升。不同国家货币政策不同步,汇率非对称大幅波动带来进口利润改善,刺激进口提高。

二、政策主线:中国供给制改革下的市场供应结构变化

在农产品去库存的政策背景下,年中国开始取消了油菜籽收储,国产油菜籽进一步减产(预计年产量低于万吨)。临储菜油拍卖,起拍价格下调有效刺激成交(起拍价格从元下调到元),.12-.6共计成交.4万吨,目前还剩万吨。

配合临储菜油拍卖,中国减少了豆油的商业进口,这也导致阶段性豆油库存的走低和基差的走强。中国提高了进口油菜籽杂质检验标准,也是为了减少进口油菜籽压榨对临储拍卖菜油消费的影响。

中国补贴取代代价高昂的临时收储政策,增加玉米拍卖,玉米改种大豆,国产大豆产量增加。临储大豆拍卖,价格影响成交,库存依然庞大(截止8月12日仍有万吨未拍)。

拍卖导致油脂供应短期从平衡走向过剩,长期看中国政策影响减弱,去库存有利供应端的市场化发展。

三、天气主线:厄尔尼诺、拉尼娜、中国水灾

厄尔尼诺影响棕榈油产量,产地近月报价偏高,中国进口利润不佳,进口减少带来库存下降。拉尼娜有利棕榈油产量恢复,中国目前库存偏低,后期进口量的增长有待产地库存压力对价格的影响。年南美大豆产量增长,良好压榨利润使得中国增加了进口量,年大豆压榨量明显提升,豆油供应增加和菜油拍卖也弥补了部分棕榈油进口消费缺口。

年上半年阿根廷大豆受损,担忧拉尼娜影响美豆产量,带动大豆市场走高。7月中国水灾导致部分地区养殖受损,随着美豆播种面积的提高,生长良好使得天气忧虑减弱,市场出现回调,虽豆油、菜油库存提高,但棕榈油库存下降和豆粕需求放缓导致市场维持油强粕弱的格局。

第四季度中国对棕榈油和大豆的进口仍未买够,市场更多通过现货基差的走强来达到供需的价格平衡。

四、成本主线:大豆进口及压榨,棕榈油进口

年南美大豆丰产,低廉的价格使得中国工厂纷纷锁定远期采购计划,导致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较同期增长9.7%,预计/16年度中国大豆进口万吨。中国豆油供应以大豆压榨为主,国产大豆拍卖成交对压榨的影响,要看起拍价和进口大豆之间的价差,美豆价格下跌后临储大豆没有价格优势,这也导致重新评估进口大豆数量。/17年度考虑中国大豆产量增加和临储拍卖,预计进口在吨。为给国内临储菜油和临储大豆拍卖让路,中国从年10月起减少了豆油的商业进口,进口以储备轮换为主(年均约60万吨),年中国大豆压榨量的显著提升导致豆油库存的走高。

融资进口减少,棕榈油进口回归行业需求。预计中国每年棕榈油正常消费-万吨(24度需求万吨,工棕需求万吨)。年产地减产库存压力不大,进口倒挂使得套盘进口减少,国内库存下降带来现货基差走强。低库存也抑制了棕榈油消费。从刚性消费看,年第四季度中国需求仍有缺口。

9月后中国菜籽进口大幅减少,套盘利润改善,中国增加了后期菜油的进口。从油脂供应角度看趋于过剩,豆菜油可以弥补部分棕榈油进口的减少。

五、消费主线:品种结构的变化,主要消费油脂

进口回归行业需求,基差趋于活跃,套盘进口影响减弱。价差决定油脂间的相互消费竞争优势。时间节奏的变化影响市场交易心态,主要体现在天气、政策、突发事件的影响(如棕榈油的质检延长通关事件、6月菜油停止拍卖、7月中国水灾影响粕类需求的油强粕弱等)。

豆油消费仍占主导,国产油脂占比有所增加,油脂消费结构趋于多样。大豆压榨增加,菜油拍卖增加,棕榈油进口减少,葵花籽油进口增加改变区域性价格和消费比例。围绕非转概念(豆油、菜油),同品种差异(国产菜籽压榨、拍卖菜油、进口菜油、进口菜籽压榨),精炼和分提(棕榈油)等交易差异化明显。

整体看豆油与菜油供应增加,消费竞争性加强。棕榈油回归刚性需求,进口量和库存的增加取决于产地的销售压力。临储菜油拍卖对市场的影响取决于成交量,出口质量与价格的关系。

六、市场格局

年菜油仍是消费重点,价格优势和供应充足使得菜油消费大幅增加,对豆油、棕榈油产生挤出效应。

去库存还将继续影响未来一年我国油脂消费结构,国产大豆产量增加,国内油脂供应占比增加。大豆进口增幅放缓,但油脂供应整体对外高依存度仍将维持。

棕榈油刚性需求稳定,库存水平不高,进口以行业采购为主,进口利润决定国内采购节奏和数量。

政策变化仍阶段性影响国内油脂的供需和价格。短期带来油脂库存压力增加,长期看整体去库存有利价格。

油脂强弱仍看棕榈油和豆油的供需形势。整体走势和波动受宏观因素和资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zhixingye.com/yzhyhf/13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