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500吨餐厨废油如何实现废油不废

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pf/a_9291394.html
03:34

35岁的安徽人王庆文最近心情不错,他终于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废弃油脂收运从业资格证”。“感觉得到了尊重,‘饭碗’也更稳了。”变成“正规军”,王庆文很踏实,笑着表示看好行业的未来,决心要在成都好好干。

实际上,让安徽“蓉漂”王庆文踏实的不只一张证件,还有统一的车辆、服装、标识等。近日,可能有市民已经察觉,成都街道时常出现一辆绿白相间的车在进行废油收运处置,这就是废弃油脂收集专用车。小锦获悉,目前已有50辆专用车陆续“上线”,今年年底前“上线”体量将达到辆,将为成都日均最多产生的吨餐厨废油的资源化利用“保驾护航”。专用车如何运作?废油如何变废为“宝”?小锦来到成都街头,跟随专用车了解废油收运处置过程,一起来看看吧。

收运

打围、放警示牌规范打油流程

“位置是在太安路和上龙街岔路口左拐进去吗?”

“对,红色招牌那家店门口,就是目标井盖了。”

“好的,我们出发!”

上周末下午4点过,当很多市民都在享受周末暖阳时,王庆文和另一位废油收运员正从成都市城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卫环保)出发,驾驶一辆白绿相间的废弃油脂收集专用车,前往成都邛崃上龙街89号某饭店附近的井盖进行作业。

停车取桶、摆放警示牌、打围防护带、还原井盖、撤带清洁……10分钟左右,打油作业规范完成。小锦在现场发现,车辆和收运员服装均为显眼的绿色系,让人易于识别,作业全过程基本无噪音、无异味,井盖周围维持了干燥洁净。

“现在对流程的要求更高了,比如打油时必须打围、放警示牌,保证了市民安全和工作效率。”谈及和过去的区别,王兴文说,将来还会有一个在线平台,每天打了多少油、交付了多少油都有记录,工作的目标会更清楚。另一位收运员则表示,车厢的密闭性更好,避免了运输过程跑、冒、滴、露的污染问题,而且统一配发的工作服装让大家有了职业归属感。过磅、测含油率、倒油、再次过磅……马不停蹄,王庆文和同事便返回城卫环保完成了废油交付流程,等待次日结算。

变“宝”

生物柴油转化率可达70%

一排排加热釜不断作业、除尘机和离心机同时运作……走进城卫环保的工厂车间,设备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工人时而查看状态和数据,废油变“宝”的神秘面纱在这里揭开。

“废油收集后,会接入加热釜进行加热,再依次进入除尘机、离心机进行加工,把水和细微杂质分离清除出来,就能得到我们的产品——工业级混合油,它是‘石化柴油绿色替代品’生物柴油的原材料,每吨生物柴油能降碳2.83吨。”城卫环保总经理刘飞介绍,车间有16个专门做地沟油,其余4个用于品质更好的泔水油,后者直接从餐桌上产出、没被发酵和氧化,出油率更高。

刘飞口中的“出油率”,正是衡量废油价值的一个标准,也指向着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方向。实际上,废油从收运、处置、产出全过程都会被监测,以保证产品在价值、环境等方面的效益。“我负责对进入公司的原材料、产品进行实时抽检,比如油的酸价、硫含量、碘值等指标。”张春芳是该公司的化验员,她表示自己的工作就像是“监考官”,合格了才能让产品进入下游企业继续加工,不合格就要倒推工作流程排查问题。

那么,废油究竟能变成什么“宝”?据刘飞介绍,餐厨垃圾分为残渣和油脂两部分,针对前者会用于黑水虻养殖,这种高蛋白生物可运用于生物肥料、蛋白饲料领域;后者的话除了加工生产为生物柴油,还能资源化利用其中的污水用于沼气生产。他用吨餐厨废油举例,按现有的工艺科技,大约能养殖16-20吨的黑水虻、产出40-70吨生物柴油。小锦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成都日均产生餐厨废油和生物柴油降碳情况,通过资源化利用,最多能实现日均降碳.5吨,相当于植树4.9万多棵。

“废油在看上去、听上去好像都没啥用,但通过资源化利用后,真的很有价值。”在刘飞看来,成都餐厨废油资源化利用的行业前景可观,相关标准若得到进一步规范,对于百姓和城市都有可持续的经济环境双重效益。

年底实现废油产生、收集、资源化处置全闭环监管

“过去,成都的不正规‘油民’队伍大约有0多人的规模,作业无规范标准、行业无组织管理、监管无责任部门,收运加工的过程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有饮食卫生安全隐患。”作为成都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协会秘书长,王金华谈到机构不断推进废油回收处置行业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原因,现在协会会员企业的收运员都需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相关作业流程标准得到规范,有利于提高作业水平和行业自律,也能让曾经被市民排斥的“油民”正名。

据悉,“废弃油脂收集专用车”在型号、外观、配置监管、数据采集等方面都实现统一,并且车头两侧分别设有“识别废油收集单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zhixingye.com/yzhyhf/17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