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按照中央政府政务院决定,江西开始实施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农村缺油人口及工商行业用油的计划供应(亦称统销)。计划供应的品种,视不同时期所掌握的菜籽、芝麻、花生、茶籽、棉籽等油脂的数量而定,原则上有什么品种供什么品种。油源不足的年代,工商行业甚至定量人口用油,曾长期供应糠油,成为江西食油供应品种的一大特色。城镇居民定量供应计划供应的初始阶段,全省分阶段实施。年12月,首先在南昌、景德镇、赣州、上饶、九江、吉安、抚州等7个城镇及钨矿、萍矿两个矿区,对非农人口试行定量供应。年1~5月,统销面扩大到鄱阳、丰城、樟树、宜春、萍乡、乐平等6个城镇。同年下半年,在全省全面铺开,逐步扩大到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圩镇、农村。计划供应初期的定量标准,10万人以上的城市,每人年供应食油4.5公斤,3万~10万人口的城镇,每人年供应3.5公斤,2万人口以下的城镇,每人年供应2.5公斤。计划供应的头一年,出现超定量标准供应的情况,有的县因此由有余油调出变为调入县。年10月,省政府决定,对食油购、销、调实行“统一政策、层层包干”,超标准供应的情况逐步减少,供应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年初,根据全省食油库存情况,省政府决定将省、地直辖市定量标准降为每人每月9两(16两秤),县及县以下非农人口定量为每人每月8两。同时,提高食油销价。当年起,食油定量供应逐步趋于正常。~年经济困难时期,食油产需矛盾扩大,城乡非农人口比年增加万余人,而同期油料产量却比年减少27.7%。到年7月,食油外调基本停止,不少地市逐步降低定量标准。南昌、景德镇等市不仅没有合理库存,连一再降低标准的定量供应也难以维持。年6月统计,全省县城以上城镇人口食油月供应平均定量只有2.4两。年,油料生产形势略有好转,食油购少销多的局面基本得到扭转,库存量稍有补充,各地食油供应定量标准开始有所恢复。年,根据国务院决定,全省先后不一地提高食油定量标准,南昌及各地区所在市和重要厂矿区,每人每月供应5两,宜春、吉安、九江、南昌及抚州所辖的部分县,每人每月供应4两,省内其他县每人每月供应3两。此后多年,各地基本维持这一供应标准。年,全省油料生产受灾,比上年减产27.8%。当年全省收购油脂仅万公斤,为年以来收购量最少的一年,产需矛盾再度扩大。省政府决定,调整降低各地超过标准自行提高的食油定量。同时,按照“定量油标准不宣布降低,能供多少算多少,有什么油供什么油”的原则,由各地根据油源情况,逐月安排供应。年后,随着油料生产形势的好转和收购量的增加,各地逐渐恢复并维持原有的供应标准。年6月1日起,取消除军供以外的城镇居民平价食油供应,食用油脂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农业人口食油供应实施统购统销初期,对农村人口的食油是又购又销,即在秋油统购任务完成后,再根据摸底划界的情况,对农村缺油户按人定量实行凭证供应。年秋,省政府提出要求,在年以内,农村要基本上实现食油的“村村自给,户户自给”。在没有实现自给之前,本着“谁缺供谁,缺多供多,缺少供少,不缺不供,谁余谁让”原则,在食油统购任务完成之后,由群众自报公议,再根据群众评议,逐级审查,按每人每年1.5公斤食油的标准,确定供应对象和供应数量,分月发放油票,凭票供应。年开始,对农村缺油人口的食油供应,本着“扩大农村自给面,适当缩小农村供应面”原则,继续按照供应标准,结合统购任务的完成,区别不同对象,逐级落实食油统销指标。对粮产区的缺油农户,按每人每年3公斤标准供应,产棉区的缺油户,按当地余油户的同等留油标准供应。~年,油料连年减产,食油购少销多,油源紧缺,城市定量供应难保,农村供应更是无油源安排。年6月,省政府根据中共中央批转粮食部党组“国家对农村食油基本上只购不销,缺油地区必须生产自给”的精神,对农村食油实行“多产多吃,少产少吃”原则,以生产队为单位,每人平均产油不足2.5公斤的,其不足部分由生产大队调剂,国家不予供应。对城市郊区从事蔬菜生产的社队,及由国家供应定销粮的专业渔业队,仍由国家参照当地居民食油定量标准,凭证定量供应。当年,全省供应农村食油.24万公斤,比上年减少65.7%。年以后,油料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大多数地方基本实现对农村食油的只购不销,全省农村统销食油量一直稳定在每年50万公斤左右。年1月,国务院《关于调整粮食购销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从当年起,平价食油销售只保城镇居民定量口油和军供用油,其他各项用油改为议价供应或市场调节。根据这一精神,全省农业人口的食油,改为议价供应。其他用油供应其他用油供应包括:工业用油、商业用油、流动人口食油等项的计划供应。工业用油。工业用油的主要对象是制造肥皂等工业品和工业辅助原料的企业。其所需用油一直是由生产单位根据生产计划、产品耗油定额,核算全年用油量报政府批准后,由粮食部门供应。年代前期,肥皂用油一直是用各种植物油的油脚。年代后期,江西米糠榨油逐步发展,毛糠油成为工业用油的主要品种。年代初期至年代中期,食油供应紧张,各种油源先保定量人口供应,省内工业用油则视油源状况,有多少安排供应多少。年开始,对工业用油,计划内的按平价供应,计划外的按议价供应,粮食部门供油量逐步减少。年,决定以年的供应实绩为控制数,销售实绩内的,按平价供应,销售实绩外的,按议价供应。这一办法执行到年2月底。年3月起,工业用油全部改由议价供应。~年,省内工业用油大户的江西油脂化工厂共用油脂2亿公斤,年平均用油万公斤。商业用油。商业用油包括餐饮、糕点、副食等行业所需用油,其供应一直摆在仅次于定量人口供应的位置,在“不准囤积、不准转卖、不准浪费”原则下,一般按该行业用粮数的比例进行供应,其比例的大小,受粮食部门所掌握的油源制约。年,商业用油占行业供粮数的5.5%,~年为4%左右,年、年分别为2.5%、2.9%,~年为5%左右,~年为3%,~年为4.5%左右。年6月起,除城镇涉及人民生活的早点、小吃、饮食、糕点所需食油仍继续提供平价供应外,其他商业用油一律改为议价供应。年1月起,商业用油全部取消平价供应,改为议价供应。流动人口食油供应。~年代初期,集体外出流动人口的食油供应,一般由流出地粮食部门出具证明,由流入地粮食部门如数供应。年后,随着人口流动频繁,外出流动人口的食油供应,采取凭粮票带油及按审批计划供应两种办法供应。当时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江西省地方粮票》每0.5公斤粮带1钱油。同年,江西全省统一使用《粮食支拨证》,由流入地按支拨证注明的标准供粮、供油。年,发行的新版《江西省地方粮票》不带油。年后,议价食油随处可以购买,外出人员支拨食油的情况逐步减少。年,全省定量人口《粮食支拨证》停止支拨食油。
来源/粮油市场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