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10月22—26日,期货日报记者参加了“广东、广西沿海大豆压榨及饲料加工企业调研”活动。记者发现,基差点价、场外期权等创新业务在大豆进口与压榨集中区的推广,有效推动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融合,助力企业优化采购模式、对冲经营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在商品期货与期权市场快速发展之际,豆粕等农产品市场传统的贸易模式已发生较大变化,新型贸易企业开始出现。
期货套保助力企业稳健经营
目前,国内大豆、豆粕与豆油期现货市场热点不断,饲料、养殖产业和下游猪肉、鸡蛋与禽肉等消费市场更是出现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大豆、豆粕、豆油期货和豆粕期权市场来规避风险、稳定经营成为产业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很多产业企业来说,期货市场是一个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平台,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主要目的不是在投机中挣钱,而是要利用好期货工具,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产业企业能够把现货经营与期货工具的利用有效结合起来,肯定会得到较好的经营结果。
在广西港青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青油脂”)调研中,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豆粕、豆油期货工具是他们搞好经营离不开的好帮手。年5月,低价棕榈油大量替代豆油,导致豆油现货供应充裕,库存持续累库,国内库存量从年初的万吨增至万吨高位,豆油价格受到压制。港青油脂分析了当时的市场形势后认为,豆油市场3个月后将迎来“两节”消费备货旺季,豆油市场后期有主动去库存预期,豆油价格将因此而上涨。
基于此,港青油脂希望提前建立豆油库存,因此进行了买入套保,通过在期货端建立库存以减少库存仓储费用。与此同时,由于非洲猪瘟疫情产生导致大豆压榨企业开机率下滑,豆油产出量降低,加之港青油脂预估“双节”豆油消费量将达到万—万吨,豆油供应预期偏紧,于是港青油脂决定加大豆油采购量,同时考虑在价格相对低的期货盘面买入豆油进行套保。随后,港青油脂分批建仓买入豆油9月期货合约,建仓均价为元/吨,共建仓手。至8月,豆油期货价格从元/吨上涨到元/吨附近,此时港青油脂认为后期价格不确定,决定平仓豆油期货合约实现利润转化。8月初港青油脂择机在元/吨附近平仓,有效降低了现货采购成本,取得了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
另外,从豆粕套保情况来看,港青油脂做得也比较好。年6月,美豆价格强势上行,带动国内豆粕价格大幅上涨。由于港青油脂担忧后市豆粕价格受中美经贸磋商不畅影响波动较大,且担心非洲猪瘟疫情多地发生不利于豆粕需求,为防范豆粕价格下跌,希望提前卖出2万吨豆粕,逢高锁定库存利润。与此同时,通过跟踪分析现货市场,港青油脂发现豆粕价格涨至元/吨以上后成交放缓,上涨后劲不足,短期内期货盘面明显偏高,于是决定进行卖出套期保值操作以对冲现货价格下跌风险。当月港青油脂分批建仓,豆粕建仓均价为元/吨,共建仓手9月豆粕空单,建仓完成时现货价格为元/吨,基差为-50元/吨。7月3日,港青油脂平仓豆粕期货兑现利润时,现货价格已下跌至元/吨附近,期货平仓均价约在元/吨,此时基差为-30元/吨。港青油脂在实现基差利润转化的同时,锁定了压榨利润,规避了价格下跌风险。
基差点价成为主流贸易模式
目前,在新的市场形势下,特别是随着国内大豆、豆粕、豆油期现货市场交易日趋活跃,以及豆粕期权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大豆压榨及饲料加工企业加大了对期货工具的利用力度,使得产融结合程度进一步提高,基差点价成为国内大豆、豆油、豆粕市场的主流定价模式。大部分被调研企业表示,在经营上他们特别注重风险控制,对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等期货以及期权工具的运用较为成熟,无论在原料采购还是在产品销售等环节,都尝试运用新的金融工具来回避市场风险,加上产品销售形式等较为灵活,经营效益均比较好。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采用传统的‘左手买、右手卖’的贸易方式难以保证稳定的利润,贸易企业想生存与发展必须有所突破,采用新的商业模式。”部分大豆压榨与饲料加工企业负责人谈起他们的老业务合作伙伴——豆粕等农产品贸易商时表示,现有的农产品贸易商越来越少,关键原因是有了豆粕等期货以后,无论是大豆压榨企业还是饲料加工企业,甚至部分中小型养殖企业都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销售产品、采购原料,这不但改变了大豆、豆粕等市场传统的贸易模式、经营策略,同时也催生出了新型贸易企业。
在与两广地区多家大豆压榨与饲料加工企业的沟通中,期货日报记者发现,只要一提起上海浦耀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浦耀”),这些企业都表示与其有很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力赞上海浦耀业务做得好、做得巧、做得大、做得精。那么,这家公司有什么长处值得大家大力赞扬呢?
据了解,上海浦耀既不压榨大豆生产豆粕、豆油,又不养猪、养鸡为市场提供肉类商品,但却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这与上海浦耀已成为新生市场的主体有关,而这应归功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高速发展与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大豆、豆粕、豆油期货与期权市场的完善以及上市品种的系列化。
近年来,在保证企业经营利润的前提下,很多大豆压榨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及像上海浦耀一样的贸易公司通过利用豆粕等期货工具以及基差交易等模式,实现了在更有竞争力的价位完成现货买卖的目的,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快速成长。与此同时,通过参与期货市场交易,企业有效地对冲了豆粕等价格波动风险,其可利用的时间空间和市场领域等也得到了拓展。
据了解,上海浦耀自开展现货贸易以来一直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主要涉足豆粕、豆油等农产品。当前这家公司豆粕业务规模最大,今年的豆粕贸易量在万吨左右,玉米贸易量万吨左右,且均进行了套期保值业务操作。
“由于现在油厂报价比较透明,贸易商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因此上海浦耀主要希望通过期货盘面来对现货进行套期保值,避免因现货价格波动带来风险。”上海浦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豆粕等现货市场,传统的“一口价”定价模式风险高,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自身利润冲击大,不适合企业的长期运作。而基差点价等可以成功帮助企业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带来的风险,有效助力企业稳健运营。目前,上海浦耀大部分的现货销售采用基差点价的模式,该模式占其总销售量的80%左右。以下为其中的一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年8月,华北10—11月豆粕基差报价在+70。上海浦耀预计未来豆粕供应偏紧,加之考虑后期“双节”备货与停机、环保政策等影响,对后期基差做出看涨的判断。因此上海浦耀8月采购5万吨10—11月基差合同,到10月基差上涨到+,公司择机售出这5万吨基差合同,实现了通过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并取得利润的预期效果。通过类似的操作和灵活运行期货工具,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大豆压榨、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等领域的“理财能手”,其豆粕贸易等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场外期权提供灵活避险工具
期货日报记者在调研中获悉,棕榈油作为我国全进口品种,价格受国际贸易形式影响较大,进口贸易企业普遍利用期货市场对远期现货采购及现有库存进行风险管理。但是当期货价格向不利于企业保值方向剧烈波动,尤其是追加保证金额度超过预先计划时,企业通常需要减持头寸。而场外期权具有丰富的交易策略和灵活的交易条款等特点,买入期权既能保值又能增值,而卖出期权也可获得权利金收入。同时,场外期权能为企业的期货头寸提供一定保护,有效规避期货操作中可能面临的潜在价格波动风险。因此,场外期权逐渐成为棕榈油企业青睐的风险管理工具。
益海(广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下简称“益海粮油”)成立于年的外商独资企业,其业务以食用油脂及其制品加工、销售为主。公司在期货套保上已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常采用期货进行价格风险管理,其母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期货套保体系及相对成熟的期货交易团队。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集团套保和期货交易的策略制定由各子公司负责,具体的操作交由总部,在每完成一批现货订单的同时总部会及时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操作。
在了解了期权工具特点后,年益海粮油首次尝试了场外期权交易,使用场外期权对期货套保头寸进行保护,防止发生由于错判或期货入场时机不佳而导致期货端发生浮亏,不过场外期权的加入并不改变企业原有的期货保值策略。
上述负责人介绍,同年10月,棕榈油价格自高点回落后一直处于弱势,当时企业现货库存周期至12月,已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卖出保值操作。为防止期货价格上涨导致保值头寸亏损,公司尝试买入看涨期权对期货空头保值,同时为降低权利金成本,公司又卖出行权价较高的看涨期权,构成牛市价差组合。
该负责人说,由于卖出的看涨期权行权价较高,被执行的可能性较低,即使标的价格意外大幅上涨导致被行权,也相当于公司以较高的价格卖货,风险也可承受。实际操作时,在下单日期货价为元/吨,低行权价为元/吨,高行权价元/吨,该笔交易于11月30日到期,到期日期货价格为元/吨,因此两腿期权均放弃行权。“大企业有一套完整且成熟的管理体系,而运用场外期权进行保值操作,比期货更灵活且能更精准地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
自豆粕期权上市、场外期权试点的不断扩大,市场对期权工具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