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企业之:中粮油脂
中粮油脂是中粮集团旗下的主要业务单元之一,负责中粮油脂业务总体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中粮投资的各粮油加工项目履行管理职能。油脂部集油脂油料及其产品生产、销售、贸易为一体,是国内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食用油脂和豆粕生产商之一,世界油脂加工行业的排头兵。公司业务经营范围涉及大豆、花生、菜籽等油料加工以及深加工,食用植物油精炼,特种油脂,小包装生产等,生产能力居国内前列。
旗下企业:
东海粮油、
黄海粮油、
东州油脂、
北海粮油、
中粮艾地盟(ADM)、
中粮祥瑞、
天海粮油、
大海粮油
九江中粮
荆州中粮
黄冈中粮
大连日清
12家油脂生产企业,年油料压榨能力超过万吨,精炼油脂能力万吨,仍在不断扩张。拥有榨油、精炼、小包装、专用油脂、特种油脂、饲料、大豆磷脂等多个生产厂。生产“福临门”、“四海”、“五湖”、“喜盈盈”、“维益”、“康盛”等多个品牌系列粮油产品,产品荣获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放心粮油”等各种称号,畅销全国,并出口国外。
与中储粮不同,中粮油脂的强项是在加工方面,不论是加工能力,还是影响力,中粮都在业内首屈一指。从这些企业布局来看,也已经覆盖了油脂界所有的战略要地。
北方沿海带:包括辽宁天津山东江苏,这都是传统油脂加工集散地;
南方沿海带:包括福建、广东广西这是油脂加工集散地后起之秀,地理条件优越。尤其是最近几年出于保护国内菜籽目的,北方禁止加工进口菜籽,只批准了南方几省。因此南方集散地加工份额已经超过了原有的北方沿海。
沿江内陆:包括安徽、江西、湖北、重庆,这是国产油脂原料主产地。
中粮的历史沿革非常复杂,最近的变化是先后整合了中谷集团,中植集团,成了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中粮油脂具有半国有半外资性质,在官方背景上相比中储粮有明显差距,但是在政策方面又能享有特殊优惠。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过程中,中粮的待遇是其他企业不可想象的。
在与外资合作背景方面,中粮是最先起步的国有企业,90年代初期金龙鱼第一次进入国内市场就是与中粮合作。目前仍不遗余力,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就是美国ADM。
市场方面,中粮条件得天独厚,起步也比较早,因此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比较高,地位举足轻重。
中粮由于同时具有官方、民营、外资三重性质,所以左右逢源。既能够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市场利益,又能够分享政策优惠、还能充分利用外资,牢牢占据油脂界前三把交椅。短板:集团过于庞大、不够灵活。投资过于分散,过于全面,应该有重点方向。另外该集团近年来高层动荡,同样也造成了下属各个工厂领导阶层混乱,影响到了生产。
随着国家对外资背景企业的整顿,中粮无疑占到了最大的便宜,抢先完成了市场布局,无论是加工能力还是实际市场份额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事情是两方面的,扩张过程中难免出现了重复建设现象,急需要做好全面市场规划。
国有性质是中粮的硬伤。中粮内部活力远远不如民营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