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明来源
营销报
生活无非柴米油盐。说起益海嘉里,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金龙鱼绝对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当年“1:1:1金龙鱼调和油”这一红遍大街小巷的广告不知刷新了多少人对食用油的认知。
9月16日,金龙鱼母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审议。消息一出立即点燃了资本的热情。据了解,金龙鱼此次计划募资.7亿元,是创业板有史以来募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且上市之后市值或达万亿。
招股书显示,益海嘉里去年营收相当于茅台的2倍。继“酱油一哥”海天味业之后,一条“鱼中巨无霸”对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龙门跃跃欲试,如今离成功仅差一步之遥。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国民第一油”金龙鱼的崛起方法论。
1
填补市场空白崛起
多元化布局撑起一片天
提到中国粮油市场,金龙鱼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品牌。虽然是占据了中国人餐桌的国民品牌,但鲜有人知这一接地气的品牌其实归属于外资企业——益海嘉里母公司丰益国际,是一家新加坡上市的跨国集团,世界五大粮商之一,位列年世界强第位。
作为丰益国际的老板,马来西亚首富、亚洲糖王郭鹤年在上世纪50年代凭借期货交易在白糖市场迅速积累资本,通过当时时代对粮油、糖等商品的巨大需求,不断扩张投资,最终创建了由多领域构筑的商业帝国。
随着业务不断扩张,郭鹤年作为侨商对中国市场存有莫名的情谊,试图切入这一市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改革开放之前,食用油市场以散装的二级油为主,在深圳先行开启粮油体制改革的市场开放契机下,益海嘉里创始人郭孔丰积极响应号召,于年在特区划定的“实验田”蛇口,建立了益海嘉里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
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人炒菜用的大多是散装、没有品牌的“二级豆油”,这种油暗黄浑浊、油烟浓重,且放久了容易变质。
益海嘉里老板郭孔丰看准了这种暗藏变革的机会,在年推出了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调和油,通过“企业采购以发放节日福利”这一措施用小包装食用油一举打入我国市场。
填补了当时尚为空白的小包装油市场,掀起了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革新的风潮。成功吸引了中国民众的喜爱,瞬间成为焦点,让金龙鱼进入广大百姓的厨房餐桌,由此崛起。
其实,除金龙鱼之外,益海嘉里还“四处出击”,在众多领域开辟新战场。大众所熟知的海皇、欧丽薇兰、香满园、胡姬花、丰苑等都是隶属于益海嘉里旗下,涉及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牛奶、豆奶、餐饮用油、特种油脂、油脂化工等10大领域。
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在中国食用油品牌市占率排名前十中,益海嘉里就占据三席。其主要品牌“金龙鱼”是市占率最高的品牌,市场份额为33.7%,远超第二名。
益海嘉里此次上市之所以备受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