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咨询皮肤的问题很多,我简明扼要的再分享一下,方便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皮肤常见的问题包含痤疮、敏感皮肤、激素依赖皮炎、黄褐斑等。认识自己皮肤后,如何选择护肤品,如何协调好护肤品的使用问题会迎刃而解。
1.痤疮及油脂旺盛肤质
痤疮,一般均由最初的油脂分泌引起,也有痤疮杆菌感染引起(如接触性感染)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导致痤疮,相对其他皮肤问题,痤疮及油脂旺盛肤质,如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等比较好辨别。
此类皮肤需要考虑使用除痘护肤品,如果严重,例如脓疱疹和酒糟鼻,医院使用外用药物,均需要直接使用外用约物,主要的外用药物包括维甲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类,有些护肤品中为了有很好的除痘效果,会违规添加此类药物。
除痘类护肤品一般利用清洁及控油作用,减少面部的油脂分泌,但是如果不在控油的同时增加皮肤内部的水含量,只能油脂分泌越控越多,形成更大的恶性循环。
2.面部敏感皮肤和激素依赖行皮炎
敏感皮肤指一些非致病因素(风、热、冷水、护肤品、压力等)自身所导致的烧灼、瘙瘁、刺痛、干燥、脱屑、一过性发红、红斑等不适感觉。
激素依赖性皮炎曾经专门分享过,不展开说明了。
诸多的护肤品厂家分别推出针对敏感皮肤的产品,主要利用其舒缓镇静、保湿、抗氧化、缓舒的抗炎效果,或者抑制抗原刺激的肥大细胞,减少释放组胺和前列腺素D2、炎性介质,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在临床上可以使用“维生素E乳膏、肝素钠乳膏、氟酚那酸丁酯软膏、复方吲哚美辛酊,糖皮质激素类药膏”等降低过敏,然而,很多护肤品厂家,把药物中使用的成分违规添加到护肤品中,增加护肤品的功效,长期使用,会造成皮肤的更大损伤,形成严重依赖性。
由于基因和肤质的差异,面部敏感皮肤在欧美占人群60%左右,黑色人种最少5%,亚洲人20%左右,但是现在因为很多女性使用违禁护肤品,导致皮肤易过敏,甚至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因此中国大陆的敏感肌肤概率上升为30%左右,其中一大部分人的面部皮肤实际上是人为造成的后天性敏感。
敏感皮肤患者另外特别注意防晒(物理防晒)、积极和及时补水,少进行“去死皮”,“换肤”等护理,应该以舒缓、镇静、抗炎和补充皮下透明质酸的护肤品为主,促进皮肤状态逐渐好转。
3.黄褐斑、雀斑及炎症后色素沉着
斑的皮肤好辨认,有斑一般偏干,脸色昏暗偏黄无光。
针对面部色斑的护肤品非常之多,只要涉及美白的护肤品均能对黄褐斑、雀班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等产生一定效果。某些褪色剂能抑制黑素细胞产生黑色素,多以影响黑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活性为主,如曾经在早期护肤品中广为使用已被明确禁止添加在护肤品中的对苯二二酚,可以显著减少黑色素生成而发挥美白作用;曲酸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而减少黑色素牛成,从而有效降低皮肤内黑色素含量,达到相应的美白效果。甘草黄酮、鞣仡酸等也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某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均能降低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
但是需要说明的,添加了外用褪色药物,具有美白的护肤品可能引起局部的接触过敏性皮炎表现。而由于有效成分浓度偏低,则也会导致护肤品的美白褪色效果差,因此会加入另外协同的抗氧化剂,但是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护肤品导致接触过敏性皮炎的概率。甚至有些直接加入大量重金属,造成皮肤的重金属“中毒”,危害更大。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让您告白2018冬季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