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生产生活铸就的深厚感情自治州ld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m.39.net/pf/bdfyy/
共同的生产生活铸就的深厚感情——自治州“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

谢军(左一)带着妻子孩子一起来看妈妈茹仙古丽·买合木提(左二)和爸爸孜克拉·哈斯木(右二)。巴音郭楞日报记者周海霞摄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巴音郭楞日报记者周海霞)一块块山岩高耸起巍峨的阿尔金山,一条条溪流汇成了广袤的博斯腾湖,一粒粒黄沙染金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巴州多万各族儿女的精诚团结、踏实奋进,成就了巴州辉煌灿烂的今天。

“民族团结”这四个大字,犹如石刻钢雕般融入巴州多万各族儿女的生命线里,融入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各民族兄弟姐妹的血液里。这坚定有力的4个字传遍了草原、戈壁、城市、村庄,是巴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

沐浴着党的好政策,巴州各族人民珍视幸福生活,演绎着一个个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融相近犹如奶茶

在尉犁同丰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余名员工中有三分之一是少数民族。他们如奶茶中的牛奶和茶水一样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在这个公司里,每个人都有特别亲的民族兄弟姐妹。

公司保卫科科长艾沙江·艾尼瓦尔在这里干了十几年了,他的各民族好朋友很多,最要好的朋友要属材料保管温轩了。两人的家都在尉犁县,上班时,温轩开车到艾沙江·艾尼瓦尔家里接他,下班了再一起回家。两人一块吃饭,一块上龙山玩,一块打篮球,两天不见就想得慌。

公司的驾驶员玉山江·尤努斯则跟负责质量监督的陆建平是“铁哥们”,他跟着陆建平学了不少技术,现在已经成了公司的技术人员。

该公司的业务主管石金峰还有一个维吾尔族名字叫帕尔哈提·石,他的民族团结情结就在心里,因为他就是民族团结的结晶。他的父亲石文英是汉族,母亲美丽坎·买买提是维吾尔族。当年,两人因为工作关系接触时间长了,产生了爱情,顶着巨大的压力组建了家庭,和睦地生活了几十年。

石金峰的妻子是蒙古族,名叫图雅。他的姐夫是维吾尔族,嫂子是汉族。三个民族的每个节日,所有家人都聚在一起过,特别热闹,各种特色食品摆上一大桌,其乐融融。

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巴州有46个民族,按照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要求,全州各级、各单位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族干部群众纷纷结对子认亲戚,沟通感情,加深了解。

相亲相爱犹如空气

在新的时代,巴州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谱写出一曲曲民族团结、血浓于水的赞歌。

巴州文联干部邓汉平有两个名字,蒙古文名叫达·那尔苏。邓汉平是四川内江人,他的蒙古语有时候说得比汉语还流利,他的妻子是州旅游局的蒙古族干部芒丽。他从小在“蒙古堆”里长大,不但蒙古语说得好,还会写。

邓汉平于年从新疆师范大学蒙古文系毕业,芒丽因为一次考试需要翻译蒙古文找到邓汉平,结识了他。自然而然,两人日久生情,结为夫妻。蒙古族汉族两种文化在儿子身上得到传承。

他的维吾尔族朋友也多得像星星一样,到南疆去,打个电话,那些维吾尔族兄弟们就把吃、住、行都给他安排好了。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他和维吾尔族亲戚的故事,令人感动。“我的亲戚阿依姆妮萨罕·伊斯马木大妈对我像对亲儿子一样。有一天,我跟驻村工作队一起去排查回来,饥饿疲乏一齐袭来,没想到大妈的儿子伊敏·艾力手上掂着鼓鼓囊囊的肉饼送来了,还冒着热气,简直就像雪中送炭一样,我不由地写下一篇文章,它包含着一位维吾尔族大妈的深情,包含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大爱……我想,这种民族团结之情就像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无处不在。”

相依相伴犹如双手

近日,博湖县克里木抓饭烤肉店内,老板阿不都外力·吾布力在忙着做抓饭,他心里始终装着一件事:帮助困难群体。他之所以这么看重民族团结,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8岁时,阿不都外力的父母离婚了,当时可能因为经济太困难,父母都不愿意带他走。于是,才8岁的他开始自己讨生活。那个时候,他幼小的心灵对于生活是失望甚至绝望的,每天能吃饱肚子就是他唯一的指望。

13岁时,他辗转到库尔勒市的一个餐厅里打工,在那里,从来没有体会过人间温情的他,第一次从几位汉族同事那儿感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那几个汉族同事白文宁(现在乌鲁木齐做生意)、钱小汉(现在库尔勒开泸州老窖专卖店)知道他的经历后,就想办法帮助他,尽可能地资助他,帮他找住的地方、交学厨师的报名费,有的同事给他很多衣服,有的帮他解决吃饭问题。就这样,他学技术时的衣食住行都是汉族同事提供的。

从那时起,他感觉到爱是人间最宝贵的东西,这种爱是超越血缘、超越民族的。在他的眼里,这几个汉族兄弟比父母亲得多。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民族团结情结已长在了他的心里。

年,他终于在博湖县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克里木抓饭烤肉店。从那时起,每年他都会帮助困难群体,给残疾人捐款、给贫困儿童捐资助学,为贫困户送米面油……十几年来,阿不都外力尽他所能为残疾儿童及贫困人士捐款,累计达70多万元,已资助了上百人。

相传相学长久固本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直以来,巴州大力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博湖县才坎诺尔乡才坎诺尔村二组村民茹仙古丽·买合木提就收养过四个孩子,其中,谢军就是她的汉族儿子。现在,谢军还经常带着妻子孩子来看望她们老两口。

近日,谢军给妈妈擦着喜极而泣的眼泪,和爸爸孜克拉·哈斯木一起讲述了他们之间的故事。

年冬天,家住才坎诺尔乡才坎莫盖图村的谢军家中生活非常拮据。有一天,15岁的谢军放学后,躲在茹仙古丽·买合木提家的房后,狼吞虎咽地啃一个已经硬了的窝窝头。茹仙古丽·买合木提的儿子、谢军的同学艾木都拉·孜克拉发现了他,就把他带回了家,茹仙古丽·买合木提赶紧给他做抓饭吃,那是谢军记忆中最香的一顿饭。

在征求父母的同意后,谢军认了这对维吾尔族夫妇做父母,从此就住在了茹仙古丽·买合木提家,成了他们的儿子。

让谢军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除了他之外,茹仙古丽·买合木提家里有3个儿子、1个女儿,还有收养的3个女儿,父母对他们这些收养的孩子比对亲生的还好,他们都住在相对新的房子里,亲生的孩子则和父母住在漏雨的那两间房子里。

现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但是,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些孩子都会带着肉、菜、水果和米、面、油以及给父母买的衣服,回到这个农家小院里,子女们帮父母干家务活,孙子孙女们在一起玩耍,家里充满了欢笑声。兄弟般的民族亲情就如扎根泥土的大树,吸取着无尽的养分,枝繁叶茂、树冠参天……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巴州各族人民汇聚起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全面提高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形成了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生活在巴州的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凝聚起不竭的力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良好……

来源:巴音郭楞日报

编辑:郑燕

责编:申波

审核:熊光伟

投稿:bzljl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zhixingye.com/yzhybk/13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