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工程师之家在中工所油脂实验室——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油脂实验室一文中曾介绍过原第一轻工业部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一级工程师沈济川,沈济川字汝舟,祖籍浙江嘉兴,年2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沈济川是我国油脂化学工业界的专家、老前辈,中国合成洗涤剂工业的奠基人。
一、生平简历
年2月5日 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年 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毕业。
—年 任上海九福制药公司厂长。
—年 任上海五洲药房总公司设计部主任。
—年 任中法药厂副厂长。
—年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工冶金系获硕士学位,并在美国林电焊学校毕业。
—年 任上海中法化工实验所所长。
—年 任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年 先后任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兼职教授。
—年 任上海永星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
—年 任上海永星化学工业公司设计处主任。
—年 任上海轻工业局食品油脂处技术室主任。
—年 任轻工业部华东办事处安全技术工程师。
—年 任上海国营中国肥皂公司总工程师。
—年 任轻工业部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年11月 逝世于北京。
二、主要经历
沈济川年8月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授予理学士,后任上海九福制药公司化学技师、厂长,上海五洲固本皂厂设计部主任,中法药厂副厂长。
民国27年(年)9月,沈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化工冶金系进修化学工程,获硕士学位,又去美国林肯电焊学校专修电焊专业。2年后毕业回上海担任中法化工实验所所长,研究完成对位羟砒酸钠的快速制造法。民国37年,受永星化学工业公司委托去美国考察油脂工业技术,出席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年会,在芝加哥与伍斯德(WursterSanger)工程公司合作进行甘油和硬脂酸设备的设计与采购。年5月初,即上海解放前夕,沈济川赶乘当时美国来华的最后一艘直航班轮,返回上海。
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被提升为上海永星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又兼任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和化工机械教授,以及华东工业部制药公司及信谊药厂顾问。年8月改任上海永星化学工业公司设计处主任,翌年又被任命为上海市工业局食品油脂处技术室主任,试验成功铜镍混合融炼油内真空脱水循环粉碎活化装置。年4月,他在轻工业部华东办事处食品处被评定为一级工程师,年又任中国肥皂公司(今上海制皂厂)总工程师。他在上海工业试验所担任综合化学组技术顾问期间,先后指导过立索尔红、代血浆右旋醣酐研制和全霉素研制的中间试验车间设计,以及氯代甲苯、异菸肼等科研工作。
年,沈调任轻工业部上海食品科学研究所所长、工程师。年,参加、指导研制成功合成洗涤剂新产品——雷米邦和烷基磺酸钠,并出席了全国科学规划会议。
年以后,他主持了我国首座合成脂肪酸生产装置的研究和设计,在工艺、设备方面解决了不少重要技术问题,试制成功合成脂肪酸,为解决肥皂生产油脂原料紧缺和脂肪醇、低碳酸等军工产品原料生产的开发作出贡献。年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合成洗涤剂一等奖”和“合成脂肪酸二等奖”。
三、主要业绩
(一)开展油脂化工研究取得成绩
油脂化工就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过化学、物理处理获得化工产品的工业。沈济川为了发展中国油脂化工,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
1.扩大硬脂酸原料来源。
硬脂酸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可用它制化妆品、表面活性剂、橡胶助剂、防水剂、擦亮剂等。过去生产硬脂酸是用牛羊油为原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牛羊油供应不足,影响硬脂酸生产。沈济川和他的学生姚正华研究用桕油和氢化植物油制硬脂酸获得成功,扩大了硬脂酸生产用原料。
2.进行米糠油综合利用。
沈济川同有关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将米糠榨出的油经脱蜡除去不皂化物,所得米糠油经氢化可作为制肥皂的原料;米糠蜡经溶剂萃取精制后可作为制皮鞋油原料。上述两项研究工作及油脂加氢用的铜镍二元催化剂研制,都获得成功,均为国内首创,并应用于生产。
3.试制成功特种甘油。
甘油是制肥皂的副产品。制造炸药用的特种甘油要有较高的质量标准。过去生产的甘油之所以达不到特种甘油质量的标准,其原因是丙烯醛理化指标不合要求。造成这一情况是由于甘油蒸馏中局部过热。沈济川研究用三级蒸汽喷射泵代替机械真空泵,提高了真空度,降低了蒸馏时的液温;同时增添雾沫分离器;严格控制投人蒸馏甘油的质量。经工艺和设备改进后,试产的特种甘油主要理化指标都达到当时苏联炸药用甘油标准,年,此项成果获国防科委颁发的特种甘油奖。
(二)合成洗涤剂工业的奠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洗涤衣物用的是肥皂。制造肥皂需要用动植物油脂。动植物油脂相当部分是供人食用的,这就限制了生产肥皂用原料来源。30年代末,国外研制成功不用动植物油脂而用化工原料制得洗涤剂,经逐步改进、完善,兴起了合成洗涤剂工业。
上海合成洗涤剂厂
沈济川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上海制皂厂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合成洗涤剂的研究工作。当时,能见到的有关制造合成洗涤剂技术资料极少,即使有一些,也是零星的、片断的,无法窥见其工艺技术全貌和内在联系,更谈不上通过到国外考察得到第一手资料。在沈济川主持和参与下,摸索前进,研制成功了合成洗涤剂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之后,在沈济川组织下,又进一步研究用它们制成洗衣粉。关键是解决配方和干燥成型问题。他们经过努力,解决了制造洗衣粉的配方后,同时在上海永星化学工业公司建造了3台箱式干燥装置,生产工农牌、上海牌、五洲牌3个牌子的洗衣粉,上市试销。初期,这几种洗衣粉为极细的粉末,在生产、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飞扬,对人的皮肤及口、眼、鼻等黏膜造成损害;同时随尾气排出大量产品,造成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生产大颗粒洗衣粉,沈济川等人采取了:(1)干燥装置采用高塔式喷液,热空气逆流进行热交换;(2)使洗衣粉成为中空球状颗粒,且表面有缺口,以便与水有较大的接触面,从而提高溶解速率;(3)热空气的温度应能使液滴首先在表面形成干燥的薄层,在下落继续加热过程中,颗粒内部水分蒸发,表面薄层使扩散受阻,内部压力升高,水蒸汽膨胀,最终形成中空、球状、表面有缺口的大颗粒洗衣粉。他们按此拟定了设计方案,由设计单位编制了工艺设计和工程设计。年7月,在上海永星化学工业公司建成了生产洗衣粉的工业装置,成功地得到了中空、球状、表面有缺口的大颗粒洗衣粉。时隔30多年,现在这套装置仍在上海合成洗涤剂厂(前身是永星化学工业公司)正常运转。
沈济川是位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曾先后担任国家科委轻工组组员、可燃矿物组组员、技术科学组化学工程分组组员、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化学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华化学工业会编审委员、《化工学报》编委副主任、《化学工程手册》编委委员、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委员、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经常邀请他参加有关科学技术会议,如年全国科学规划会议;年全国十年科学规划会议;国家科委召开的轻工、粮食、可燃矿物等规划会议和三气(焦炉气、石油气、天然气)座谈会;中国科学院在上海举行的学部会议等。
沈济川多年来任教于交通大学、东吴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曾开设化工机械、化工设计、高等化学工程等专业课程。他用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渊博的科技知识,总结出一套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他的学生,绝大多数成为才华出众的技术人才,分布在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工业等领域的科研、设计、生产和教育岗位上,不少人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在国内外颇负盛名的专家学者。
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沈济川受到迫害,同年11月14日逝世。
沈济川同志追悼会于一九七九年十月十七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会由轻工业部余建亭付部长主持,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葛春霖付院长致悼词。全国政协、九三学社、国家科委、轻工业部以及上海、山西轻工业局等单位送了花圈。
油脂工程师之家推荐阅读:
当代著名的油脂化学家、美籍华人张驷祥教授
贝雷与《贝雷化学与油脂工艺学》
中工所油脂实验室——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油脂实验室
早期的生物柴油厂——重庆动力油料厂
我国油脂科技事业的先驱——顾毓珍先生
中国油脂学科的先驱——王昶教授
中国油脂学科专家——刘复光教授
中国油脂化学的泰斗——汤逢教授
温州清明化工厂走出去的油脂科技拓荒者
油脂工程师之家投稿邮箱:oilsengineer
.北京到哪里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