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 http://m.39.net/news/a_9276659.html每到冬季,热腾腾的火锅成为不少市民的“心头好”。然而大快朵颐之后,如何处理油乎乎的汤汁却成了麻烦事。最近,一项来自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的研究成果,有望为餐饮废弃油脂处理开辟一条环保、高效并可再利用之路。12月15日,在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的实验室,研究员马鹏程拿起两片外形相似的织物材料。记者仔细观察才发现区别――其中一片表面像是刷了层薄薄的“浆糊”。这层“浆糊”是一种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其涂覆在玄武岩纤维织物表面,使其具备了全新的亲水疏油特性。马鹏程说,油水分离最关键的就是要寻找一种亲近水而疏远油的材料,能够快速将二者高效分离。此前科研团队曾采用棉布作为基材,但由于其不耐高温和酸碱,使用周期较短。而玄武岩纤维织物则具备耐高温、耐酸碱等优势。近年来,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科研人员以玄武岩纤维织物为基材,不断尝试多种涂覆方法,最终取得一种高效的油水分离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涂层中的多糖衍生物含大量氢键,这些氢键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使材料具有超亲水特性。而油分子与水分子具有相互排斥作用,因此使得复合织物兼具疏油特性,可有效分离油水混合物。实验表明,这种复合织物在水下对各种油的接触角都超过度,与各种油滴的黏附力较低,从而赋予材料优异的抗污堵性能。材料仅在重力作用下就可有效分离多种油水混合物,且分离效率达99%。马鹏程介绍,去年他们与内地一家餐饮企业合作,研发了一套以玄武岩纤维复合织物为原材料的油水分离装置,经处理后的水质优于国家排放标准,回收的油脂也能作为燃料和肥料继续发挥作用。解决了油水分离问题,如何让回收的油脂具备更高利用价值,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又一个课题。经过持续科研攻关,马鹏程带领的科研团队以实际的餐饮废弃物为研究对象,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了缩水甘油酯类增塑剂。增塑剂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添加剂,可增加塑料等材料的可塑性和强度。相比传统的化学增塑剂,这种以油脂为原料的生物型增塑剂具有天然的环保特性,还具备更好的热稳定性、塑化效率更高。马鹏程说,餐饮行业产生的废弃油脂量大,因此在回收和再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已有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有望将这些技术进一步推向市场。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编辑上传: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