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
在不同年龄段看这部电影
得到的感想和认知都不一样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时,以为是小女孩和父母回乡误入神奇世界
在里面经历父母变猪并最后成功将父母救出的童话故事
但18年过后,现在再看这部电影
却发现,其实这部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经历
只是我们现在才领悟了过来
欲望的控制电影前部分,他们一家人来到一条没有人的街道
当女主角父母看到一家店里摆满食物
她父母没有丝毫犹豫
便进去吃了起来
直到快天黑,她父母还是一样在吃,不愿意走
当千寻进去叫她父母时才发现
“父母消失了,替代他们的是两头猪”
其实那两头猪就是她父亲母亲
餐厅老板用鞭子打在了千寻父亲母亲身上
他们发出的嚎叫声和猪一模一样
嘴上的油脂唾液,衣服上的食物残渣都洒落在了地面上
可以看出食物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她父母却没意识到,还在意犹未尽般吃着不停
千寻父母没能控制他们贪婪的欲望,最后变成了猪,以至于被人所控制和奴役
在现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社区排队免费领的鸡蛋还有讲座,最终因为这点小小的便宜,买了讲座里价格高昂的虚假保健品
玩游戏看别人装备比自己好,比自己炫,控制不住花钱买装备
甚至有些人,日常生活花销较大,工资根本不够用,就去网上贷款,后面发现这是一个无底洞,贷的钱根本就还不完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欲望,要是不懂得去控制,去节制,去克制
就会像千寻父亲母亲一样
变成被人所控制和奴役的猪
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起
承受孤独《千与千寻》里面,有一个人设——无脸男
他不招人喜欢,汤屋里的人都看不起他
不让他进去,让他一个人在外面游荡
而汤屋里却非常热闹
侧面体现出无脸男是多么地孤独
但是千寻没有排斥他
看到下雨,担心他被淋湿,便打开门来给他避雨
无脸男被排斥久后,心里最渴望的就是爱
当千寻容纳他,并且关心他
无脸男呆在黑暗里的生活就好像重新获得曙光一样
好不容易有愿意接纳自己,并且不嫌弃自己的人
因此,无脸男看到千寻需要什么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她
看到千寻需要一个药浴牌子,便帮她弄到了,后面还偷了很多药浴牌子给她
当无脸男看到别人喜欢金子,他以为千寻也会喜欢,所以他就去拿了金子给千寻,但是当千寻拒接之后,他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能看到,他常常一个人孤独地在桥头伫立,没有去融入任何集体
而且经常会感觉惭愧,觉得自己在给别人添加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他内心又渴望被别人爱,这难道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吗?
在现实里,我们真心对待朋友,谁对我们好,我们就想要掏心掏肺回馈给对方
为了融入不同圈子,我们会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不喜欢做的事情,甚至说一些违心的话,就为了在圈子里存活得更好,更久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丢了原本的自己
在电影的最后
千寻还是一样,没有把无脸男丢下
无脸男被钱婆婆收留,再也不用四处游荡
白龙也找回了自己的真名“赈早见琥珀主”
无脸男有了归宿
白龙有了自己的名字
千寻也找到了回家的路
有人说,千寻和白龙(赈早见琥珀主)之间的感情是友谊,他们间有很深的羁绊;还有人说,他们之间的感情不是友谊,而是爱情
我们不需要去定义友谊还是爱情
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
电影为什么要叫千与千寻?因为故事说的就是一个叫千寻的小女孩,差点在充满欲望的童话世界中被夺走名字变成了“千”,可是她最后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名字
“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都希望能像单纯善良的千寻一样,但是在现实社会并不允许我们如此“简单地活着”
愿我们所拥有的生活充满正能量,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寻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