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烧碱次氯酸钠漂白粉工艺介绍

作者:贺俊杰本人一出来打工,糊里糊涂就进入了化工行业,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好几年,略知这一行业的基本门道,现在作为科普知识,给大家做一介绍。首先讲一下烧碱,学名也叫氢氧化钠,离子膜法制备烧碱是烧碱生产工艺的常用制备方法。电解制碱是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烧碱当中最先进的工艺方法,具有能耗低、三废污染少、成本低、工艺简单及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氯气和氢气,可以合成盐酸,或深加工氯下游产品如PVC、有机硅及甲烷氯化物等。烧碱广泛用于造纸、纺织、印染、搪瓷、医药、染料、农药、制革、石油精炼、动植物油脂加工、橡胶、轻工、以及肥皂香皂的皂化等工业部门,也用于氧化铝的提取和金属制品的加工。离子膜烧碱就是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而制成烧碱,其主要原理是使用阳离子交换膜,该膜有特殊的选择透过性,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即只允许H+、Na+通过,而Cl-、OH-和两极产物H2和Cl2无法通过,因而起到了防止阳极产物Cl2和阴极产物H2相混合而可能导致爆炸的危险,还起到了避免Cl2和阴极另一产物NaOH反应而生成NaClO影响烧碱纯度的作用。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泥沙等杂质,远不能达到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提纯精制。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纯水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进入阴极室,通电后H2O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H2,Na+则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此时阴极室导入的阴极液中含有NaOH;Cl-则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Cl2。电解后的淡盐水则从阳极室导出,经添加食盐增加浓度后可循环利用。阴极室注入纯水而非NaCl溶液的原因是阴极室发生反应为2H++2e-=H2;而Na+则可透过离子膜到达阴极室生成NaOH溶液,但在电解开始时,为增强溶液导电性,同时又不引入新杂质,阴极室水中往往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其特点是浓度高,蒸发水量少,蒸汽消耗低。离子膜法碱液的浓度一般在30%~33%,比隔膜法碱液的10%~11%要高很多,因而大量的减少了浓缩所用的蒸汽。若以32%的碱液为例,假如产品的浓度为50%,则每吨50%的成品碱需蒸出水量为:÷32%-÷50%=千克。这只是烧碱液后道工序蒸发浓缩的一个简单计算公式。关于次氯酸钠的制备工艺有两种:一种是用氢氧化钠吸收氯气制得,其有效氯含量一级品为13%,二级品为10%。Cl2+2NaOH=NaCl+NaClO+H2O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电解含盐水制备。其设备称做次氯酸钠发生器,在我国已成系列产品。例如DJX系列次氯酸钠发生器,其规格有DJX-、DJX-、DJX-三种产品。以DJX-为例,每小时产生g活性氯,所用盐水NaCl浓度3~4%,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浓度约0.5~1%,生产每kg氯气,电耗约6~10kwh,氯化钠消耗为5~7kg,水耗kg。关于漂白粉的生产工艺漂白粉是传统的漂白剂、杀菌消毒剂之一。漂粉粉工艺的主要优点是产品质量稳定性好,漂白技术在化工行业中是最容易生产、容易控制、便于操作。漂白粉机工艺的主要优点为漂白粉塔衔接,扩散细化而使产品质量更优。英国的查维斯使用氯气和石灰粉进行氯化,发明了漂白粉。那时使用的是滚筒式氯化技术。用这种方法生产漂白粉工艺简单,用时短,产量稳定性好,所以人们一直使用这一方法。一直发展到后来由于液氯和漂粉精的出现,漂白粉的漂粉机法生产漂白粉的工艺才普遍使用。其工艺流程为:生石灰经破碎、预消化、消化、陈化、风选制成合格的消石灰,在漂粉机内经过充分氯化,制得成品漂白粉。它的有效成份在以上流程中,可划分为3个单元系统,即:石灰处理系统、氯化反应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原分为次氯酸钙和极少量的氯次氯酸钙等,被有效的利用。而三单元系统的方式使得原料得到充分的氯化,使的漂白粉的质量更加提升,杀菌消毒漂白作用更加完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zhixingye.com/yzhyfx/17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