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是主粮中的主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稻米产业是保证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民生产业,其在构建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稻米产业一直发展缓慢,尤其是稻米加工业一直难以摆脱“囚徒困境”的困扰。
比如,稻米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价格长期倒挂引发进口激增和稻米走私,行业过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威胁粮食安全。我国每年生产大米万吨,产生万吨稻壳、万吨米糠和万吨碎米,但以稻米加工为主延伸到种植生产、米糠油加工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的产业循环链条尚未形成规模化,高端米制品工业化刚刚起步,远不能满足小康社会对稻米质量安全的消费需求;技术含量高的米糠油、米制主食品等工业化步伐相对缓慢,稻米加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偏低,产业链条难以得到有效延伸。
价格倒挂挤压加工企业生存空间
我国稻米从年10月就开始出现价格倒挂问题,随着国内农业资源日益紧张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稻米价格倒挂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以泰国%B级大米为例,同等品质等级的国内南昌大米的国内市场成交价不仅高于进口泰国大米,而且二者之间的价差自年6月就开始逐渐拉大。年4月国内外大米价差为元/吨,到年4月这一价格差已达元/吨,一年间上升了2.8倍。这由此给稻米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的冲击是未来一段时期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导致价格倒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业资源紧缺、劳动生产率低和生产成本刚性上涨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直接原因是关税、补贴等农业支持保护措施不足。
据世界银行测算,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增加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4%。我国农业已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0%,11.6%,11.6%,13.1%和12.0%。国内外价格倒挂长期存在导致大米进口激增和走私活动频发。年,全国海关共立案查办农产品走私案件起,案值.98亿元,涉嫌偷逃税款92.82亿元。其中,在打击大米走私方面,全年查获大米走私刑事、行政案件起,案值12.55亿元,涉税4.66亿元,查证走私大米21.01万吨。
大米走私不仅冲击国内粮食市场,加大了价格下行压力,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导致国内原粮和沉淀粮产销区价格倒挂,也制约着稻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下,我国的大米等谷物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大米的大量涌入,不仅会打破这种平衡,使得粮食价格对农民的补贴失效,甚至给消费者的餐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加工企业产能过剩与过度扩张并存
我国稻米加工产业整体开工率偏低,加工能力增速超过原料增长速度和消费需求增速,出现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加工企业又过快扩张,盲目生长。
年,稻谷加工企业的年产能为万吨,实际处理稻谷万吨,平均产能利用率为44.5%,而同年小麦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为64%,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为45.3%,饲料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1%,油料加工产能利用率为52.8%,油脂精炼为52.6%,在所有粮油加工行业中稻米的产能利用率最低。
从产销区来看,主销区开工率为30%,主产区为29%,其中黑龙江省开工率为20%,辽宁为19%,开工最高的广东省为41%。截至年底,我国稻米加工企业个,其中民营企业中仅有0.52%的日加工能力在吨以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15%和31.91%。
与加工企业产能过剩相比,新增产能过度增加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年底,稻米加工企业新增产能同比增加万吨,其中民营企业新增万吨,增幅为78.1%,国有企业新增万吨,增幅为57.7%,外资企业新增25万吨,增幅为61.9%。由于产销格局的变化,沿海地区稻米加工业的产能增长最快,但新增产能主要以初加工为主,稻米加工项目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从产能结构看,主要表现为初加工产能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大,先进产能不足。以大米生产基地的黑龙江省为例,该省年稻米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为万吨,相当全省上年水稻总产量近2.5倍,但其中的先进产能仅占10%左右。在稻米市场需求放缓背景下,大量富余产能密集分布在农村,小、散、弱米企互争资源和市场。由于先进产能不足,大米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加工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引发稻米加工行业不良运行。
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小制约行业转型升级
稻米作为主粮的主粮,加工企业是促进粮食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稻米加工业的一个制约瓶颈是,产业向上下游延伸的过短,精深加工水平低。这不仅使附加值偏低,产品结构单一,而且加剧行业不良竞争,导致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难以与大型外资企业抗衡。
具体而言,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的精深加工水平跟不上国际水平。目前,我国的稻米加工企业虽然在生产加工能力、产量利润方面逐年提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其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开发水平仍然与外资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弱势地位。
二是整体呈现小、散、低的现象,加工工艺水平较低,技术低水平复制,特别是中小型稻米加工企业,质量差、效益低,资源浪费严。
三是产品品质单一,精细化程度低,加工行业同质化严重,一些附加值高的免淘洗米、胚芽米和营养强化米等产品的市场供给十分有限。
品牌混杂产品同质化
稻米加工产业由于品牌混杂、产品同质化严重和企业无序竞争的局面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稻米企业品牌建设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品牌居多,品牌小、杂、乱的现象十分突出,稻米品牌的成长相对缓慢,这与小康社会背景下居民对安全、营养和健康稻米消费需求的要求很不适应。
导致稻米产品品牌成长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稻米质量控制难,品质不稳定。国内不少加工企业的加工方式存在缺陷,造成稻米的加工质量不高,在包装质量方面,很多大米的产品包装方式对质量和口感的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