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彰显渤船重工广大职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良好氛围,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科研成果的创造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渤船重工科学技术协会开展“渤船重工最美科技工作者”推选活动,请您选出心目中渤船重工最美科技工作者。01龙涛
船舶设计研究所
龙涛,年7月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同年8月进入渤船重工,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在读,中共党员,现任渤船重工船研所舾装科科长,主要负责船舶内、外舾专业的开发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及现场配建工作。曾多次获得公司“先进生产者”、“科技标兵”、“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本人主要负责船舶内、外舾专业的开发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及现场配建工作。组织完成了30余项民品生产设计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模块化设计、生产设计软件开发、新工法研究等,均得到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满足公司的施工配套设施、场地、吊车起重能力等“硬件”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策划,应用先进工艺工法创新这个“软件”,最大限度的整合公司资源,提高利用率、生产率。他本人被评为渤船重工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渤船重工年度“先进工作者”、渤船重工年度“劳动模范”、渤船集团年度“科技标兵”、渤海船舶重工年度“科技标兵”。
02董楠船舶设计研究所
董楠,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同年8月进入渤船重工,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渤船重工开发科高级主任师。经过十几年的磨砺,他在新型船舶开发、总体专业详细设计及市场营销领域的业务能力得到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在专业领头人岗位上全面负责专业培养及梯队建设、船型研发及合同前技术经理工作,并获渤船重工“年度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劳动模范”、“年度劳动模范”、“年度科技标兵”、“年度青年十大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
作为总体专业带头人,全面掌握专业技术更新状态,完善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并完成总体专业梯队建设,修改并完善多项厂级技术标准、所级标准、专业作业指导书等。近两年,多次配合营销部开展技术谈判和投标工作,负责整个技术标书的策划与编制工作,于年第三季度与所成功签订海上移动试验平台建造合同,同年第四季度与山东耕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订“耕海1号”二期工程建造合同。
董楠同志尊重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又不囿于其中,秉持“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向科技创新要发展,向科技创新要提高”的船型研发和管理理念,展现了渤船重工科技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初心,勇于担当的风采。
03王建立船舶设计研究
王建立,年7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工程力学,同年8月进入渤船重工工作,目前博士在读,主要负责船舶型线、总体研发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技术工作,掌握船舶总体设计中关键技术,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技术人才。
近年来,完成吨矿砂船、吨散货船、吨系列散货船及吨原油船的总体专业设计。其中,在21万吨散货船设计过程中,获得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实船上应用。21万吨散货船以优异的性能指标获得了市场的广泛欢迎,先后与7家船东签订了19艘船舶的批量建造合同,合同总价值约9.5亿美金,形成公司主力产品的批量化和系列化。年,该产品被授予“辽宁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业品牌产品”;31.8万吨VLCC船型是渤船重工主要船型产品之一,在油船市场连续低迷的几年里,渤船重工持续对VLCC船型进行产品开发,推出适应最新安全和环保规范及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在年取得重要市场突破,获得科威特国家油船公司(KOTC)在中国的首艘VLCC订单。
他主要负责船舶型线、总体研发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技术工作,掌握船舶总体设计中关键技术,完成的公司32万吨VLCC、15.8万吨原油船、21万吨散货船三型船的线型优化设计,总阻力系数与船模试验相比误差在3%左右,性能提高了近4%,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其整理的线型设计方法等,填补了公司该专业、领域详细设计的空缺,增强了公司的设计能力,为公司的接单打下坚实基础。近两年获得国家专利1项,SCI、EI论文2篇。
04张文斌船舶设计研究所
张文斌,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船研所设计工艺员,中共党员。作为VC-9技术经理和轮机专业的带头人,为确保节点顺利实现,该同志带领项目团队成员多措并举,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带领各专业进行现场拉练,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组织开展全面设计复查,提前暴露问题,降低对施工的影响。组织并落实VC-9劳动竞赛活动方案,对问题举一反三,开展重要施工环节或工艺文件的技术交底,提前为施工部门明确技术重点和难点。
他本人创建了“VC-9分段舾装施工现场保驾护航”,“VC-9货舱主甲板施工完整性确认”“VC-9船轴、舵系施工专项配合”等多个共产党员工程项目,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落实每天反馈的各项问题。上半年的一项党员立项工程也被评为大船集团“优秀党员示范工程”,本人也被葫芦岛国资委评为“党员先锋岗”。年,论文《基于蒸汽透平技术的大型船舶废热回收系统设计与工艺研究》被评为二级中国国防科技报告;年,论文《舵系直接计算法设计研究》获得葫芦岛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05高振礁总装部
高振礁,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总装部主任工艺师。他步入一线管理岗位的第十四个年头,参与过公司承建的各规格型号的散货轮、油轮、海工平台、渔船等五十余条建造产品的一线工艺技术管理工作,他勤奋好学,善于攻关,用创新方法解决生产中的各项难题,申请各项专利8项;“船舶蓄电池测试方法改进”课题获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QC活动课题“降低设备及其附件损坏率”活动成果接连获得公司及辽宁省二等奖;“大型船舶企业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全流程管控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企业管理成果获得国家级“国防工业企业管理进步成果”三等奖;他撰写科技报告9篇、学术论文6篇,累计获省市各级技改创新类奖项11次。
06姜涛总装部
姜涛,年出生,年8月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渤船重工总装部工艺技术科工艺员、主任工艺师。多年来,他始终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基本职责;刻苦钻研,攻坚克难是他的工作乐趣。先后获得公司最美员工,中共葫芦岛市葫芦岛好人-最美人物,知识型员工标兵荣誉称号,渤船重工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从事一线生产的13年中,始终本着踏实肯干,求实创新的精神,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完成《液压顶升泵舱吊耳实验方法》发明专利,研究了《激光测量船用尾轴承斜度方法》、《锥度可调式锥孔镗孔机的研制》、《新型船舶主机串油监控仪》、《串油用临时滤器改进方法》等多项创新成果。开展了多个QC小组活动,其中《缩短电缆插头的焊接时间》、《降低设备及其附件损坏率》的课题更是获得了公司质量科技成果的一、二等奖项。
07王泽分段制造部
王泽,年开始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负责分段先行舾装图纸资料、物资、安装施工、工序交接等与舾装相关的一切技术配合管理工作,同时协助负责分段舾装的生产管理工作。凭借着勇于攀登的求知欲望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先后获得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工程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省质量科技成果一等奖、省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年渤船重工“最美科技工作者”等10多项荣誉及3项专利申请,并于年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他自学并熟练掌握了CAD二维画图和三维建模、并自学了3DSMAX等办公软件,同时将自学的软件知识应用在现场工位制策划等工作上,制作了大组立分段制作和工位制工作流程等动画。根据港船T4#船的建造模式,年9月份他临危受命,负责分段舾装现场技术管理的同时又要协助该产品的舾装生产管理工作,在物资和设计上较大差异的不利条件下,第一时间与港船配合人员建立了沟通,在持续了近4个月的勤奋工作下,完成了该产品的生产进度要求。
08曹进总装部
曹进,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大学本科学历,同年8月入厂至今,担任船体专业工艺员职务。先后主管了T散货船1、2#船,T散货船8、9、16#船,T加油船1、4#船,T原油船9#船和T矿砂船4#船的船体工艺工作。负责处理建造过程中出现的船体结构装配焊接、找正定位、吊装、脚手架搭设、密性试验、外板标志等施工问题。负责编制二级工艺通知单处理结构修改及板材嵌补等问题。负责编制切修通知单用于焊材增补及工时增补。负责编制质量信息反馈单,反馈上道工序造成的精度质量问题,并明确施工量用于工时增补。参与编制各产品二级工艺,包括《总段建造工艺》、《分/总段搭载定位工艺》、《永久封焊工艺》、《余量切割布置图》等。参与绘制一些生产所需的工装图纸,如钢制支柱、吊篮架等。
09任占锋生产保障部
任占锋,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现在主要负责公司非大型起重机械类设备、电力设备修理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先后亲自指导内部维修力量完成30万吨船坞南岸、五码头母线改造,将空气型母线更换为环氧树脂浇注母线,对干线重新规划、设计,有效解决干线因绝缘低频繁跳闸问题,大大提高生产现场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对起重机电气控制回路进行改造、加装无线发射装置,使操作、挂卸可由一人单独承担。
年9月份,他申报的《针对性维修策略在船舶建造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分别荣获中船集团创新成果二等奖、辽宁省创新成果二等奖、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常璐璐企划部
常璐璐,该同志自年开始从事公司价格管理相关工作,主要负责物资采购及废旧处置项目的价格确定及审核。通过2年多的磨练,从一个新手成长为岗位能手。积极主动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同志,主动担当,热爱本职,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参与分段制造部起重机齿轮油更换试验项目。从前期的现场调研,费用测算,方案制定及报批立项开始,至中间过程跟踪,油品抽检化验,运行数据比对分析,组织会议研讨等一系列工作的有效开展,验证了国产油替代进口油的可行性,打破公司多年来使用国外进口润滑油的惯例,为公司在起重机润滑油的选用方面提供了实践检验和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公司在年采购润滑油脂项目上提供支撑。年发表学术论文《关于特高压GIL技术应用的研讨》获得了辽宁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年葫芦岛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年《提高液压台法兰的焊接一次合格率》课题荣获了辽宁省质量科技成果一等奖;年参加了“辽宁省创新方法培训班TRIZ理论课程”培训,通过技术项目答辩。
投票截止时间5月25日19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