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78.html
各有关单位、专家及业界同仁: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为生物化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生物化工正以其独特优势成为解决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年起,科技部已相继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等专项,为生物化工相关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必将进一步推动生物产业的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化工科技和产业发展目标,交流生物化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将于年5月7—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第四届生物化工青年学者论坛暨第八届生物化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支持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加工过程》编辑部
南京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
会议主题:生物化工与高质量发展
本届论坛主要包括以下方向:
(1)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2)生物过程工程;(3)生物炼制技术;(4)工业微生物育种;(5)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6)天然产物生物合成;(7)生物医药。大会报告及青年学者报告详见附件。
会议时间:年5月7—9日
5月7日上午10:00-晚上10:00报到(下午4:00-6:00生物化工专委会年度工作会议,通知另发;晚上7:00-9:00预备会暨青年学者工作沙龙)
5月8日开幕式、全天报告
5月9日上午报告及颁奖,下午返程
会场与住宿
会场:浙江三立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下城区绍兴路号)
酒店:浙江三立开元名都大酒店(标间元/间,大床房元/间);浙江翔园宾馆(商务标间元/间,豪华标间元/间);铭轩精品酒店(标间元/间,大床房元/间)
(会议系统预订宾馆功能已关闭,预留房间可联系浙江工业大学许孔亮kongliangxu
zjut.edu.cn)交通:参会代表可自行打车或乘坐公共交通至酒店及会场,具体如下:
(1)杭州东站:距离会场5.1km,打车约30元
(2)杭州萧山机场:距离会场30km,打车约元
(5月7日12点、14点、16点、18点、20点会务组在机场提供大巴接机服务,联系人:李侠骏)
会务费及缴纳方式
1.因属地疫情管控要求,本次会议恕不接受现场报名与注册,敬请谅解!
2.4月20日后缴费及现场缴费:会员代表元/人,非会员代表元/人,学生代表元/人。会议期间的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
3.汇款信息:
开户名:中国化工学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安华支行银行账号:020020901
(汇款时请备注:姓名+单位+生物化工青年论坛;汇款后请在报名系统上传付款凭证照片,以便快速对账)
会务组及联系方式
张烽zhangfeng
zjut.edu.cn牛坤niukun
zjut.edu.cn汤晓玲tangxl
zjut.edu.cn许孔亮kongliangxu
zjut.edu.cn林超平linchaoping
zjut.edu.cn附件1
大会报告
1.邓子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高端健康产品的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创造》
2.谭天伟院士北京化工大学
《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核心技术》
3.刘铮教授清华大学
《创制高效工业酶催化剂,服务绿色生物制造》
4.姜忠义教授天津大学
《多酶催化体系构建与过程强化研究》
5.王恒樑研究医院
《病原细菌多糖结合疫苗生物合成研究》
6.咸漠研究员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生物化工融合制备重要化学品》
7.戈惠明教授南京大学
《AlchivemycinA生物合成中的氧化还原后修饰过程》
附件2
青年学者报告
1.陈永正教授遵义医科大学
《新酶的发现及其在C-O和C-N键形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2.程峰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手性化学品的绿色生物制造》
3.崔建东教授天津科技大学
《高活力脂肪酶杂化纳米花的制备及性能》
4.崔颖璐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计算机蛋白质重设计实现温和条件下微塑料的生物降解》
5.杜开峰教授四川大学
《高强度纤维素微球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分离研究》
6.黄俊教授浙江科技学院
《乳酸菌生物合成功能因子GABA的机制及关键酶的结构解析》
7.霍毅欣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RNA聚合酶半理性设计的微生物细工厂鲁棒性改造》
8.孔旭东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环肽药物筛选》
9.雷雯高级工程师上海化工研究院
《同位素标记多肽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定量中的应用》
10.连佳长研究员浙江大学
《工业酵母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创建SAM细胞工厂中的应用》
11.刘成伟教授东北林业大学
《猴头菌属药用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
12.吕永琴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限域微环境调控促进生物酶催化》
13.孙小曼博士南京师范大学
《裂殖壶菌油脂细胞工厂的开发》
14.汤晓玲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多目标属性工业酶的创制与应用》
15.王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基于微生物碱基编辑的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
16.吴辉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基于合成气来源乙酸合成多种生物基化学品的代谢工程研究》
17.吴静教授江南大学
《生物催化氨基酸脱氨合成医药化学品》
18.夏宇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基于颗粒化乳液的新冠疫苗递送系统》
19.许召贤博士南京理工大学
《木质素生物转化制备化学品的相关研究》
20.叶健文助理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嗜盐单胞菌的底盘设计与下一代工业生物制造》
21.张翀副教授清华大学
《高通量微生物育种工程:从装备创新到数据学习》
22.张雷教授天津大学
《亲水抗冻生物分子的开发及应用》
23.周雍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甲醇酵母细胞工厂构建与优化》
24.朱晨杰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木质纤维类生物质资源综合精炼及工业应用》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
审核:王锦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