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m.39.net/pf/a_4678932.html
8月4日,湖北之声《老年天地》节医院风湿病科、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熊源胤(图左)做客直播间,同大家聊神经痛,特别是坐骨神经痛和枕神经痛的有关话题,并回答听众的热线咨询。以下是节目音频剪辑和主要文字内容。
点击下方收听节目音频
1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分类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原因不明,临床比较少见。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
病因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坐骨神经行径途中附近结构病变侵犯了坐骨神经而引起的。常见的有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妊娠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子宫和附件炎、臀部肌肉注射部位不恰当,把刺激性的药物注射至坐骨神经干而引起神经的化学性损伤。少数患者可因脊椎椎管内肿瘤,脊柱、骶骼关节、髋关节的外伤、结核、炎症、肿瘤而引起。以上叫做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另有少数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往往在受凉后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久居而发病叫做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
主要症状
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治疗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药物治疗
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理疗
可用超短波疗法,针灸推拿、中药口服等治疗。缓解期可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如,床上运动。
床上运动的具体方法步骤:
1
伸腿运动
仰卧位,双下肢交替屈膝上抬,尽量贴近下腹部,重复10-20次。
2
挺腰运动
仰卧位,屈双膝,两手握拳,屈双手置于体侧,腰臀部尽量上抬,挺胸,缓慢进行10-20次。
3
后伸运动
俯卧位,两臂及两腿自然伸直,双下肢交替向上尽力抬起,各重复10-20次。
4
船行运动
俯卧位,两肘屈曲,两手交叉置于腰后,双下肢有节奏地用力向后抬起、放下,同时挺胸抬头,重复10-20次。
5
俯卧撑
俯卧位,两肘屈曲,两手置于胸前按床,两腿自然伸直,两肘伸直撑起,同时全身向上抬起,挺胸抬头,重复10-20次。
2
枕神经痛
枕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枕下神经和第3枕神经痛的总称。枕神经痛是由于颈椎疾病、受凉、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神经痛。枕神经痛是头后部自发性疼痛,头部的活动、咳嗽、喷嚏等可以诱发或加重。疼痛可以是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重,或者是间歇性疼痛,表现为钝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向上部放射。
预防和治疗枕神经痛可采取如下措施:
病因防治
避免和预防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糖尿病、尿毒症、风湿热、中毒等原发性疾病,可减少枕神经痛的发病机会;其次是预防和避免引起枕神经痛的继发因素,如颈椎结核、颈椎病、肌纤维织炎、局部感染和外伤等。另外,为提高患者的防病能力,最好能够阅读或收听一些有关卫生健康的科普知识,这无疑是有益的。做到预防在先,胜于治疗。
减少枕部刺激
应避免使用高而硬的枕头,选择具备松软舒适的枕头,帽子不宜过紧,尽可能减少局部刺激,减少枕神经痛的诱发因素,如防止受凉,受潮和疲劳等。
药物治疗
枕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可服用止痛剂,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等,可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为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精神负担,可同时服用一些镇静剂或安定类药物。此外,还可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促进健康的恢复,如维生素B族药物。
穴位按摩及针灸
采用穴位按摩疗法,多于一侧或双侧风池穴,按摩—次,每日2~3次,可减轻疼痛。为取得满意疗效,按摩前局部可涂些清凉油或风油精,通过按摩可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减少有害物质对局部的刺激和损害。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针灸可取穴风池、合谷、安眠2、百会等穴位,有较好疗效。
嘉宾简介熊源胤
医院副主任医师,武汉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委员会秘书,武汉市针灸学会理事。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湖北省知名中医张荒生主任医师。擅长运用头针、腕踝针等多种针法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类疾病疗效较好,并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图文音频来源:湖北之声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责编:胡云杰
湖北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