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验表明

王亚福对成立的大豆协会很是期待

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经营部的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大豆跨国粮商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即要全面控制我国的大豆产业链

面对着国外大豆的疯狂涌入,国内从事大豆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推广以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已经开始联合起来5月19日,黑龙江省正式成立了大豆协会;在此前一个多月,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在北京成立在中国大豆产业内忧外患的困境下,二者目的非常一致——保护民族大豆产业,打响民族大豆保卫战

国内大豆协会临危组建

国内知名大豆市场问题研究专家刘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农民、大豆企业和市场人士都感到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成立是一个好的举动和信号,但在中国,诸如大豆产业协会这样的社会组织中国油脂协会,目前并没有成为社会架构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力量一些代表农民利益的协会,因为农民过于分散、生产规模狭小、参与市场能力弱等因素,难以将农民组织起来并且代表农民利益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强有力的农民协会组织,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很容易被忽视所以,中国的农民协会组织发展,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体制问题,还是一个漫长的社会认知过程

这种自发组织的基层协会在创建之初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团结并保护了零散大豆种植农户的利益,但这些新成立的大豆协会范围较小,影响力有限,目前都陷入了一种艰难境地

活动专题:中国酒业2014年q1十大最受经销商关注单品

事实上,一些小地方早在几年前就发现小散户利益得不到保护,已经开始自发地组建一些和油脂厂属于什么行业大豆产业相关的协会,利用集体的力量统一对当地的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统一采购农资、收购和销售大豆

突破国际封锁发挥本土优势

2004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大豆协会,拥有22家法人会员、1500名农民会员,另有两个会员村但随着国内大豆产业的一路下滑,几年下来,会长李明刚有一肚子的困惑和无奈

缺少政府帮助和政策支持,在组织散户农民方面有难度,缺乏对大豆产业链条的全面科学认识是现已存在的大豆协会的难题随着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和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成立,很多人对此充满了期待,但中国现在的大豆产业情况及其复杂,需要多方强力合作,并非产业协会一成立就立竿见影的“能有个自己的组织,肯定能对我们了解信息方面、在豆种化肥等采购和大豆的中国油脂科技销售上给我们带来好处”

李明刚说:“目前协会发展遇到了瓶颈,一年20万元的协会运转费用主要靠我自己支撑去年为保护会员的利益,我以较高的价格收了一批大豆,结果市场价格下跌,我赔了100多万元为帮助会员和农民挽回损失,协会派人到北京去打官司,花费30多万元类似这样的风险和支出都是我自己在扛着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下一步准备把协会性质变更一下,由社团改为农村经济组织,这样我们就有了经营职能,在应对风险上也好采取更多的办法”

在黑龙江大豆协会网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协会宗旨:协会以保护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推动大豆产业发展为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认真履行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的职责,为国油脂行业发展前景家和该省实施大豆产业政策服务、为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服务,协调利益关系,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大豆产业经济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大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2so.com/yzhybz/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