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油脂期价的上涨折翼于豆油商业库存的快速攀升,上半年涨幅被全部吞噬。进入年,在全球大豆供应依旧充裕的背景下,油脂期价将会何去何从?我们认为不应过度悲观,油脂作为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交投机会对于投资者还是良多,我们认为年油脂期价将会演绎出宽幅震荡行情。
第一季度,年农历新年在2月14日,由于豆油商业库存不断攀升,贸易商备货迟迟未启动,加之南美大豆播种进程良好,国内油脂期价将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我们预期,一季度,油脂期价会呈现偏空走势。
第二季度,油脂进入消费淡季,这将施压油脂期价,但是二季度天气行情开始,弱拉尼娜天气状况将会给市场带来更多变数,行情波动将加剧,这个阶段油脂期价有望保持底部震荡走势。
第三和四季度,这两个季度北美大豆天气炒作和美豆出口将给市场带来做多油脂的机会。虽然市场预期的大豆供应增加的压力将会压制油脂期价的上涨之路,但是油脂季节性消费旺季,预计油脂期价将会有一波反弹行情。
油脂指数运行区间预计:豆油指数运行区间元/吨-元/吨;棕榈油运行区间元/吨-元/吨;郑油运行区间元/吨-元/吨。
一、年行情回顾
年三大油脂走势呈现先扬后抑走势,吞没上半年涨幅。主要是进入下半年创纪录的大豆进口导致国内豆油商业库存快速飙升到万吨上下,同时棕榈油进口回升,这两大油品的回升,抵消了经过拍卖后低位的菜油库存所带来的利好。豆油期价最低触及元/吨,较年下跌18.89%,棕榈油期价最低触及元/吨,较年下跌15.35%;菜油期价最低触及元/吨,较年下跌11.%.
二、北美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1、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有望保持高位
由于种植大豆的收益高于玉米,自年以来,美豆种植面积呈现震荡上行的增长态势,截止至年美豆播种面积达到了万英亩,较年增长了7.28%,实际收获面积万英亩,较上年增长了7.25%,如图一所示。根据多家预测机构的预测数据显示,美豆/19作季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预计/19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增至万英亩,高于/18年度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万英亩。Informa最新预计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万英亩,虽然较前期.7万英亩的预测有所降低,但是也是创出了历史新高。细分美豆播种面积和收割面积的数据,我们发现,美豆实际收获面积和播种面积相差数据近5年来一直维持在-万英亩的差值间窄幅震荡,即便后期实际收割面积有所变化,变化的空间也不大,从而可以预计年美豆的播种面积仍然是增长为主。
美豆单产方面数据显示,自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美豆抗草抗病能力增强,单产产量快速增高,年美豆单产产量达到52.1蒲式耳/英亩的历史高位,折合斤/亩;年美豆单产产量达到49.4蒲式耳/英亩的第二历史高位,折合斤/亩。因此我们预计,年美豆单产产量大概率在48-50蒲式耳/英亩。如果按照48蒲式耳/英亩的单产,万英亩播种面积来计算,年美豆产量大概在1.亿吨,虽然较年1.亿吨有所减少,但仍处于供应高峰期,并且从美豆供需平衡表上看,美豆的库存消费比连续三年上升,说明目前美国市场上处于一个供应大于需求的阶段,作为全球大豆主要供应国之一,美国的大豆供需情况也是世界大豆供需的一个缩影,全球大豆供需都处于一个供给宽松的状态,如果/19作季,全球大豆供给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这将令全球豆类价格承压。
2、美豆国内压榨和豆油消费稳定
年美豆国内压榨量呈现快速回升,并创出历史新高,但是自年以来,美豆的国内压榨数据呈现停滞不前的状态,这说明美国国内大豆的需求稳定,来自需求方面的停滞不利于对美豆油和豆粕期现货价格。
年以来,美豆油月度库存量微升,说明整体的美豆油供应比较充裕,但是消费需求并没有扩大,说明美国国内豆油消费方面保持稳定。
3、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加码
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对生物柴油的政策表现的比较飘忽,但是最终决定继续推广生物柴油转化政策,并且在年8月22日开始对阿根廷和印尼生物柴油进口实行双反政策。如果该税率最终获得实施,则阿根廷和印尼的生物柴油对美国出口几乎被阻断,生物柴油需求的巨大缺口势必需要通过美国本土生物柴油产量和其他国家进口量的增长进行补充。如果进口关税政策一旦执行,美国国内为了替代40.65亿磅的生物柴油进口,需要增加3.42亿蒲大豆压榨量以满足生物柴油工业的豆油原料消耗。这对丰产的压力重重的美豆市场无疑是利多支撑,这将会对全球植物油期价带来一次长久的支撑。并且从近三年的美国生物柴油月度生产量来看,整体生物柴油生产量呈现增长态势,这对豆油的消费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
4、美豆出口增加对华出口占比下降
自年以来,美豆保持良好的出口总量增加的态势,但是在年以来,美豆总量出口增速降缓,细分美豆出口增速的升降可发现,对华出口对美豆出口增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年美豆对华出口减少直接导致了美豆整体出口增速的放缓,所以年美豆对华出口占比不仅决定着美豆整体出口情况,也会影响美豆价格。
三、南美大豆供需情况分析
1、南美大豆播种面积继续上升、单产稳定
虽然自年以来,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便呈现停滞状态,但是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的飞快扩张,令南美大豆种植面积整体呈现快速增长。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张,过去十年期间,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增长了61%,国内农户对全球需求扩张,尤其是中国需求迅猛增长作出反应。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的停滞,主要是年底,马克里总统废除了小麦和玉米的出口关税,阿根廷农民种植兴趣更多的转移至玉米。
根据AgRural预测/18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万公顷。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预计/18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1.亿吨,高于11月份的预测1.亿吨,不过低于上年创纪录的1.亿吨,当时天气几近理想,单产极其高企。CONAB预计巴西在公历年将出口万吨大豆,高于11月份预测的万吨。CONAB维持年的大豆出口预测值不变,仍为万吨。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发布的周度报告称,预期阿根廷/18年度大豆播种面积为万公顷,低于/17年度的1万公顷。
综上所述,整体南美大豆供应量将在巴西种植面积扩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巴西的物流运输改善
巴西的物流问题是市场炒作的一个热点,每年的3-4月份,市场都会
3、弱拉尼娜影响力度有限
年11月中旬,市场一度被弱拉尼娜的形成所干扰,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展缓慢,令美豆期价一度攀升至美分/蒲式耳,后期随着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度的加快,弱拉尼娜的担忧被打消,美豆期价重新回落至美分左右。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消息称,虽然自年8月以来东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迅速下降,甚至接近拉尼娜状态,但很大程度上仍然维持在ENSO中性水平。基于专家对气候模式的最新评估,未来数月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概率是50%-55%。ENSO未来保持中性状态的概率为45%-50%。根据WMO的说法,即使拉尼娜事件真的发生,也会保持在较弱水平。WMO预计,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在年一季度恢复到ENSO中性状态。澳大利亚气象局(BOM)的报告也称,在澳洲以东的太平洋水域,水温已经低到足以引发拉尼娜现象。这次拉尼娜的强度较弱,因为印度洋水温以及其他因素可能抵消其强度。BOM的气象模型表明这次拉尼娜持续时间将会很短,有可能持续到南半球的早秋季节。上次出现拉尼娜是在-12年度,当时也是历史上最强的拉尼娜之一。拉尼娜现象对全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发生时会造成全球性气候的异常,这期间美国的西南部和南美洲的西岸会变得异常干燥。
根据阿根廷大豆播种的进展情况,也说明年的拉尼娜对阿根廷的影响并不严重,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发布的周度报告称,截至年12月20日的一周,阿根廷/18年度大豆播种进度提高到70.9%,比一周前的63.5%提高了7.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了5个百分点。
四、中国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1、中国大豆进口量猛增
自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飞速增长,截止到年预计大豆进口量达到万吨,较年的万吨增加了万吨,增长7.25%;较年增家万吨,增长10.18%,其中来自巴西的进口大豆占比已经从年的23%,增至年的29%,增长了6%;美国的进口大豆占比已经从年的21%,下降到16%。因此我们预计,年巴西大豆占比有望进一步增加,这将会对美豆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制。
2、中国豆油食用量保持高速增长
年以来,我国豆油食用量飞速增长,截止到年豆油食用量已经达到万吨,旺盛的需求带动了我国的大豆进口达到年的万吨,按照18%的出油率计算,年进口大豆压榨出油量万吨,当年的进口并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国内的豆油供应处在一个紧平衡状态。中国人均油料占有量已经提升至26.33千克/年,已经超越世界水平,这得益于我国大量的油脂油料的进口。虽然豆油的供给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但是棕榈油和菜油的补充令中国国内整体的油脂供应处于一种供给宽松的状态。
3、饲料中豆粕添加比例快速上升
年以来,中国饲料生产总量呈现继续增加态势,截止到年11月份,饲料生产总量达到2.5亿吨上下,这说明我国的蛋白需求仍是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饲料中豆粕的添加已经达到万吨,在猪饲料和水产饲料中添加比例已经达20%和22%的高位,远高于以往12-18%的添加比例,这说明豆粕的使用比较旺盛,也支撑我国大豆的巨量进口。
年大豆的天量进口能否维持尚有一定变数。年中国就进口的美国大豆进口杂质标准从原来的2%提高到1%,虽然美国动植物检疫局已经同意中国检验检疫局的要求,并答应发放检疫证书,如果杂质含量超过1%,则会在植物检疫证书附加声明中注明该批货物杂质量超过1%,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势必将会造成卸船缓慢和进口成本增加,或者进口量减少的情况,年中国曾经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杂质率有2%提高到1%的要求,导致国内油菜籽供应紧张,带动了国内菜粕期价的年度上涨行情。虽然美国对华出口大豆的低位已经被巴西取代,但是16%的中国国内大豆进口占比仍会对豆粕行情形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进一步
近5年来,马来西亚棕榈油种植面积保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五年均值的种植面积大约在0万公顷左右,但是棕榈的成熟面积处于一个稳步增加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前十年种植的新棕榈树已经进入成熟期,这对未来年棕榈油供应来说将会是一个利空,因为年如果弱拉尼娜形成,将会有利于马来西亚棕榈的生长和采摘,年对马来西亚来说丰收的概率较大。未成熟面积保持稳定,主要是近几年由于保护热带雨林,新种植的棕榈苗减少。
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开始恢复,经过年的厄尔尼诺显现影响之后,-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开始逐步恢复,年在天气条件有利的情况下,马来西棕榈油产量有望进一步回升。
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方面存在减缓风险。棕榈油的两大主要消费国,印度和中国对待进口棕榈油均有不利措施。首先,印度提高棕榈油进口关税,年11月份印度政府宣布提高植物油进口关税。毛棕榈油进口关税从15%提高到30%,而精炼棕榈油进口关税从25%提高到40%。同样,毛豆油和葵花油进口关税从17.5%提高到30%。关税上调旨在改善国内加工商的利润。据印度炼油协会称,印度油籽加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只有20到30%。国内大豆、花生和油菜籽产量下滑,只会恶化这一状况。虽然印度本国植物油供给不足,但是为了维护国内加工商利益,提高进口关税的举措对马来西亚棕榈油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利空影响。其次,中国棕榈油进口量缩减。年以来,随着棕榈油信用证的取消,中国棕榈油进口锐减,截止到年中国政府并没有放开棕榈油信用证,所以这对年的棕榈油进口来说,意味着中国的大规模棕榈油进口不可期待。两大棕榈油进口巨头的进口量减少,对增产中的马来西亚棕榈油来说存在巨大的价格隐患,年12月初,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宣布毛棕榈油出口灌输在年1月将会降低至5.5%,旨在刺激出口,但是并没有组织12月份马棕榈油期价的下跌。因此我们在年还需要进一步
近几年,由于健康理念的普及,棕榈油在食品中的使用添加呈现快速减少态势,我国在食品中棕榈油的用量有高峰期的万吨,降低到目前的万吨左右,几乎减少了50%。国人热爱的方便面食品,近年来总产量也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因此需求方面的减少也令国内进口棕榈油减少,这对棕榈油期价和现货价格来说都是不利的。
六、中国菜油供需情况分析
1、全球油菜籽供应增加但中国产量减少
由于油菜籽主产国天气良好和种植面积增加,年以来全球油菜籽产量企稳回升,供应方面的充盈令市场更多的
由于种植收益偏低和托市收购的取消,中国油菜籽种植面积继续呈现下降,这直接导致国内自产油菜籽产量下降,更多的依赖于进口油菜籽,尤其是进口占比额度比较大的加拿大油菜籽,因此在年我们还应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专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