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厨给出了每个人被请去赴死的理由,就像设饭局一样,菜单,食材,每道菜的烹饪手法,时间,甚至食客的心情,一定是有条不紊的,都是需要由他来掌控的,没有趋于完美的说法,只能做到尽善尽美。
富商、富商太太:能多次光临这家价格不菲的餐厅,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来不了一次,而且每次大厨都会介绍菜单,但吃过的任何一道菜,他们都无法说清是怎么回事。这是对食物、对主厨、对餐厅的不尊重,无论主厨用多么珍贵的食材来匹配餐厅的价格,他们吃什么都不在乎,只管来一家与自己身份相符的餐厅就可以了。
美食评论人兼杂志老板:评论人声名鹊起,伴随着声名鹊起,她也成为了当年对大厨青睐有加、让大厨的餐厅声名鹊起的餐厅——餐厅好吃与否的生死判官。不过现在的她,每道菜都要找出一点破绽,才能显示出她的严苛挑剔与与众不同,这是专业人士才能觉察到的毛病。比如面包蘸料的分层,有生活常识的人或者有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经过调制,再融合在一起,油脂就会在最高层逐渐分离并浮出水面。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挑剔不是品尝美食,而是成了美食评论家的饭碗。明明不懂吃的杂志老板只负责附和食评家,赞同她的观点,为了获取流量,自己掏钱请吃饭写评论的资本就是他。
打工三兄弟:他们是投资这家餐厅的公司的员工,他们用虚假交易来为公司逃税,日常用公司员工的身份来谋福利,来压制他人。投资公司老板:他质疑主厨的菜单,甚至要求换掉主厨,并不在乎一家因为主厨而知名的餐厅,在失去灵魂人物后是不是还一样,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真的懂得食物。因为他是资本,他懂得的是投资收入比,他的目的是赚钱。
演员和他的助理:演员曾经作品无数,应当很有演技和天赋,然而他浪费天赋接烂片,主厨在为数不多的休息日进电影院看了一部这个演员的烂片,他对一个艺术家放弃追求感到愤怒,变相来说,这个演员对不起他的观众——也就是他的顾客。助理一直在偷演员的钱,即使家里能不贷款让她读完学费很贵的大学,她离不开演员,习惯了远超出她能力所能赚到的钱支付的生活,习惯了跟着演员到处走,而演员也离不开她,他怀念以前被追捧,被狗仔跟踪的日子,现在只有助理一直跟着他了。
狂热信徒是唯一知道这一餐是最后的晚餐的客人,他沉迷于对美食拍照,在社交媒体上侃侃而谈他对美食的了解,热衷于向他人介绍他多么地了解各种制作食物的高级仪器,并且拥有一台,他用专业话术来教育他人怎么去看得懂、品得出这些美味的艺术品。他因为主厨对于一到餐点的介绍而热泪盈眶,他因为女主被邀请去跟主厨对话而嫉妒,他是愿意为崇拜之物而孤注赴死的人。然而,他的津津乐道,专业知识,都是二手货,是倒背如流,他无视餐厅不准用手机拍照,任凭风味流失,他无视主厨说的慢慢品味,吞咽完自己的再去拿女主的菜。他从未下过厨,他根本不知道要用什么香料配羊排能够去腥,能够激发香味,更不用说几分熟,怎么切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