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今天你吃了吗

很久很久有人传言,你吃的肯德基的鸡翅、鸡腿或者鸡的其他部位,都不是一整只鸡来的,而是一只只单独的鸡翅,一个个单独的鸡腿。大家也会顾虑:一只鸡两个鸡腿,怎么可能那么多鸡腿,这得需要多少只鸡。后来知识告诉我们,是有那么一种速生鸡-白羽鸡,一个月长大就可以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鸡翅、鸡腿。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个单独的鸡腿,技术和成本直到年那也是不过关的,没办法量产的。但纵观人类历史,一直有人、有公司在朝这个“人造肉”方向努力。

温斯顿·丘吉尔,除了政治成就之外,他还是一位颇有见地的未来主义者,早在年《五十年后》提到了人造肉:“我们将逃避‘种植’整只鸡的荒谬现状,而是通过培养基分别培养鸡胸或翅膀来吃。”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造肉都还只是科学家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或者存在于实验室中。年5月,超肉公司(Beyond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被誉为“人造肉第一股”,当日暴涨%,受到投资者追捧,这标志着实验室培育肉类的时代即将来临。

人造肉产品

人造肉分为两类:

一类是植物肉,代表公司有:BeyondMeat、ImpossibleFoods。

目前国内生产植物肉采用干挤压的技术,挤压分离大豆组织蛋白。ImpossibleFoods等国际领先生产商则采用高水分挤压的技术,将散沙一样的植物蛋白结构,挤压成组织化蛋白,被称为“拉丝蛋白”,这种蛋白经特殊工艺生产加工后,形成具有类似肌肉纤维质感的纤维状植物蛋白,更加接近真肉的质地。甚至ImpossibleFoods公司借助秘密武器“血红素(HEME)”,一种普遍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的含铁物质,赋予植物肉“血色”和“多汁”的效果,煎肉的时候发出滋滋的声响,像是真肉的血丝。

另一类是细胞肉,代表公司有:MemphisMeats、FinlessFood、Just。

跟植物肉相比,细胞肉是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喂养动物干细胞长出来的肉。操作过程是提取家禽或鱼类的干细胞,然后将细胞放置到生物反应器中,培养产生最精确的细胞,最后组合成一个复杂的形状。由于细胞肉造价高昂、繁殖速度慢等原因,并没有出现在市场上。

目前的人造肉,因为其在生产过程中无需使用抗生素,还能人为控制肉中的营养物质,比如用健康的ω-3脂肪酸来代替易导致高胆固醇的ω-6脂肪酸,所以够健康。并且,人造肉还可以杜绝疯牛病及口蹄疫等,所以够安全。

既然风口已出现,让我们看看有哪些企业有实力抓住人造肉的风口,成为飞起来的那只猪。

(1)超肉公司(Beyondmeat):

超肉公司由创始人EthanBrown创立于年,主要经营植物肉,在年5月上市,目前市值91.74亿美元,成为人造肉行业的代表。上市之前,先后获得过万美元的融资,投资人众星云集,包括比尔·盖茨、李嘉诚,以及麦当劳、可口可乐和Twitter的高管。上市之后,股价从25美元达到惊人的约美元,不到一年即翻10倍。目前超肉公司已开始通过扩大与更多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的合作关系来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先后受到麦当劳、赛百味、汉堡王、肯德基等全球领先餐饮连锁企业认可,合作开发人造肉,据巴克莱分析师估计,超肉公司在全球替代肉类行业的份额可能达到4.5%,而替代肉类市场份额可能占全球肉类行业的10%。

超肉公司产品

(2)不可能食品公司(ImpossibleFoods)

另一家经营植物肉的代表公司就是不可能食品公司(ImpossibleFoods),由斯坦福大学教授PatrickO.Brown博士在年创立。作为相当“硬核”的公司,历时4年研发出了ImpossibleBurger(不可思议的汉堡),跟同样血红素蛋白含量的牛肉相比,ImpossibleBurger可以节省75%的水,减少87%的温室气体排放,养殖土地面积也减少了95%,并且不含激素,抗生素,胆固醇或人造香料。不可能食品公司先后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等地开设近家餐厅供应人造肉,其在亚洲整体销量飙升超过3倍。在北美,与高级汉堡专营店RedRobin、汉堡王以及其它多家公司合作,成为超肉公司强劲对手。据SEC显示,在过去18个月里,ImpossibleFoods完成了2.14亿美元融资,累计融资总额已经达到3.96亿美元,估值约30亿美元。

PatrickO.Brown博士

(3)墨菲斯食品公司(ImpossibleFoods)

墨菲斯食品公司于年在旧金山成立,是为数不多的实验室培育肉公司之一。联合创始人NicholasGenovese是一位干细胞生物学家兼素食主义者,另一位创始人UmaValeti是一位医学家,此前担任美国心脏病协会主席。可见公司的技术实力也是相当“硬核”。截至目前,共进行了五轮融资,总金额达万美元,投资人也包括比尔·盖茨、理查德·布兰森等大腕,累计融资超万美元。年2月,墨菲斯食品公司成功研制出了人造牛肉,当时成本约为美元/磅。年3月,又研制出了人工鸡肉和鸭肉,成本降低到了每磅不到美元/磅,但相比自然肉类的价格依旧无比高昂。该公司预计,到年,人造肉的价格将降至消费者可承受的水平。比起超肉公司和不可能食品公司的产品,墨菲斯食品公司通过细胞更新技术培育真正的肉类组织,是一种真正的肉,而不是一种口味相近的替代品。

以上三家公司是极具代表性的新兴公司,虽然现在已取得成功或部分成功,但依旧面临巨大挑战,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成本。超肉公司和不可能食品公司的人造肉饼定价都在12-16美元/磅,墨菲斯食品公司成本更是高的吓人,美元/磅。而美国碎牛肉的价格在9美元左右,同时因为规模化养殖,价格还在进一步下降。

虽然高昂的价格极大限制了人造肉产品的竞争力,但革命性新事物的出现难以避免成本高昂,随着技术继续进步,公众接受度的提高,人造肉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无论怎么样,市场的风口已打开,据统计,全球肉类市场总销售额1.4万亿美元,美国知名食品制造商泰森食品(TysonFoods)年的销售额达到了亿美元。而根据美国素食零售市场统计,至年8月为止,素食市场年成长率高达17%,总营业额高达37亿美元。巴克莱银行5月发布最新研究报告预测,未来10年,人造肉有可能拿到肉类市场10%的份额,规模升至1亿美元。但很多投资人坚信,包括超肉公司在内的一批人造肉公司前景是无限光明的。年,超肉公司销售额为多万美元。年仅有万,年只有万。用华尔街的话说,可谓“成长空间巨大”

也许在未来我们要买的不是食物,而是数据。用户只需从数据库中选择他们想要的食物类型,3D打印机就会“做”出食物的形状,然后注入相应的味道、颜色和营养物质。这些科幻的情结很久之后才会到来,但人造肉或许就是这一切的起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zhixingye.com/yzhybk/16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