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居民食用油消费量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为41.6g,—年,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为41.8g,城市居民为43.0g、农村居民为40.8g,均超出膳食指南人均日摄入推荐量25~30g。农村食用油人均消费量虽然低于城市,但结构上动物油占比较高\[1\]。农村居民食用油的消费上,不仅存在消费量超标的问题,而且结构不科学,品种单一。因而有必要引导消费者合理用油、科学消费,营造健康生活。本研究以实证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与存在问题,进一步针对性地提出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选择和消费食用油的策略。
1数据来源及说明
年5—8月,采用分层抽样结合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东部地区的江苏、中部地区的河南与西南地区的四川作为抽样总体,对3个地区农村居民的食用油消费情况进行了3d饮食记录与消费频率访问,经数据采集、整理、清洗,共得到有效样本为户家庭共计位居民的食用油消费情况。在户有效样本中,家庭规模最小为1人,最大为8人,2人家庭占多数。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健康状况变量详见表1。由表1可知,位居民中,女性占53.5%、男性占46.5%。平均年龄为38岁,最高年龄94岁,最低的为2个月,年龄分布呈现较严重的两极化分布,9岁以下儿童占比18.85%,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24.46%,50岁以上年龄段人数占比约40%。结合性别和年龄来看,与学者们提出的农村人口“六一、三八、九九”现象\[2\]相符合,因而认为本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从样本居民的身体状况来看,83.56%的居民自认为健康,有疾病的16.44%居民中,三高占5512%,心脑血管疾病占12.20%,其他疾病(包括残疾、骨骼病、哮喘等)占32.68%。
2我国农村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与偏好
2.1我国农村居民食用油消费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烹调油为25~30g\[3\],按此推算,成人年均食用油消费量的范围在9~11kg。调研数据显示,江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高达17.8kg,四川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次之,为16.8kg,河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最低,为15.6kg,3个地区平均为167kg,高于推荐量。由此可见,调研的3个地区农村食用油消费严重过量。
2.2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食用油种类
平衡膳食是保障人体营养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4\]。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全部营养素,食用油也是如此。表2为本次调研的我国3个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食用油种类情况。
由表2可知,本次调研的农村居民,过去12个月平均购买过1.55种食用油,食用油的年消费种类户均不足2种,消费1种食用油的户数最多,占50%,消费2种的占44.9%,消费3种的仅占48%,只有1户消费了4种食用油,没有消费食用油种类超过4种的农户。江苏地区消费1种食用油的农户最多,占66.9%,四川地区消费2种食用油的农户较多,占61.3%。以上数据显示,农村食用油消费多样性较低,多种烹调方式用同一种油,既不科学,也不利于摄取均衡营养。
2.3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食用油的品种(见表3)
由表3可知,调研的我国3个地区农村消费较多的食用油是菜籽油、动物油、花生油和大豆油,占农村居民食用油消费的83.34%。但在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别,河南地区农村居民主要消费花生油(3765%)、大豆油(20.99%)和芝麻油(17.90%),三者合计占比76.54%;四川地区主要消费菜籽油(56.81%)和动物油(40.08%),两者合计占比9689%;江苏地区食用油消费品种较丰富,但仅菜籽油就占68.91%,其次是调和油和大豆油,占比分别为11.40%与9.84%。结合地区油料种植结构来看,地区适宜种植的油料作物种类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食用油消费品种,遵从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饮食生活传统。
2.4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食用油的来源(见表4)
农村居民消费食用油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农产品加工水平,以及一个地区的商业化程度。由表4可知:购买是农村居民食用油来源的主流,占比为68.46%;其次是自产,占2970%;包括子女、邻里、亲戚赠送,集体分发等在内的其他来源占1.85%。江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食用油来自购买的比例最高,四川地区自产比例高于其他两个地区。
结合食用油的品种与来源来看,本地区消费量较小的食用油品种多来自购买,如调和油、芝麻油、大豆油等;而对于消费量较大的品种,自产占了极大的比例,且这部分食用油的原料多为产自本地区的油料,如四川与江苏的菜籽油,河南地区的花生油等;一些消费量极少的小品种高端食用油,在农村地区多作为礼品赠送。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农村地区食用油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但同时自产自销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且交织在一起,购买、交换、委托加工等多种获取食用油的方式并存。
2.5我国农村居民食用油消费偏好(见图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消费偏好向营养、天然与健康等属性转移\[5\]。周金星等\[6\]研究认为,品牌、原料(转基因、非转基因)是消费者选择食用油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价格和营养价值。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的农村居民食用油消费偏好与文献稍有出入。由图1可知: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口味、安全与习惯,三者合计占比为48.12%;排在第四的是价格,占比14.79%,对营养的考虑次于价格,占比13.42%;品牌、产地、原料三大传统研究中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合计占比不足10%。
调研数据说明,农村居民食用油消费偏好较为复杂,价格因素的减弱说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吃什么吃多少不再是一个经济问题了;营养的考虑次于价格,说明农村居民对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