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年全球大宗粮油产业峰会”于7月13-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13日下午第一分会场主题:中国可持续棕榈油供应链论坛——暨RSPO中国论坛。14-15日召开的会议分四个专题:政策专题、市场专题、金融与期货专题、饲料原料及养殖专题。
会议纪要:
分会场:中国可持续棕榈油供应链论坛
(1)嘉吉:绿色供应链最大的问题是额外的支出没有兑现,比如得到政府补贴或是溢价销售。但我们依然会继续进行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因为从长期看,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具有很大意义。
(2)玛氏:作为快销行业的公司,我们认为进行RSPO认证是成本上比较合适的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公司软实力的体现。没有人希望自己使用的棕榈油产品是来自砍伐区或者通过杀死大猩猩来获得,我们做这样的工作也是在避免企业面临的风险。
(3)聚龙集团:作为民营企业,想成为百年老店,RSPO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第一部分:政策专题
(1)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于年7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办法》,增加了法律和责任部分的内容,强调风险管理、源头管理和过程管理,强调企业主体责任。农产品进口存在疫情风险高、流向复杂等问题,通过指定口岸、定点加工监管等措施,实行全程闭环管理。
(2)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转基因产品目前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非法扩散种植,二是进口转基因大豆流向不符合规定。年在流向方面处理了3家企业,活性物质要封闭储存。
(3)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对食物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减少浪费和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产量是主要的办法。
(4)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仪器检验棕榈壳厚度和不健全枝,在苗圃阶段就筛选出高产的品种,提升生产效率。马来西亚的生物柴油计划从B5、B7向B10推进,在增加棕榈油的消耗的同时,可以减少碳排放。
第二部分:市场专题
(1)《油世界》:下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会减少,主要是由于:库存增加、大豆增产及储备大豆投放。过去20年,棕榈油在油脂中所占比重大幅增加,预计下年度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从万吨减少至万吨,印尼产量由万吨减少至万吨。菜籽油价格太低了,价值被低估,中国菜籽油投放压低了价格,但从基本面看,不该这么低。
(2)全美油籽加工商协会:全球人口增长,中国对肉类需求增长。预计十年内,全球将额外增加万吨的大豆需求。
(3)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今年大豆的生长状况优于一年前,认为单产将会继续增加。
(4)英国LMCIntel:大豆的供给不是和大豆产量密切相关,而是和豆粕的需求密切相关。压榨大豆和菜籽为中国油脂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植物油供给虽然国内对植物油的需求在增长,但棕榈油的销售因此受到挤压。
(5)九三粮油:认为/16年度,蛋白粕需求增加3%,豆粕需求增加8%。考虑到豆粕对杂粕的替代在过去一年中基本达到极限,/17年度,蛋白粕需求预计增加2.5%,豆粕需求预计增加5%。由于中国大豆产量增加和储备豆抛储,预计5%的豆粕需求增长不会完全体现在进口大豆方面。
(6)中粮:我们更乐观一些,预计今年豆粕需求增长9-10%。今年豆粕需求增加有三方面原因:1、杂粕产量减少,DDGS进口减少;2、在养殖利润好的时候,自配料会增加,自配料中只用豆粕,不用杂粕;3、未经证实的原因,年初玉米和豆粕价格接近,饲料中可能调减了能量料的占比。我们看到,6、7月豆粕销售量在下降,判断/17年的豆粕需求,需要考虑四点:1、玉米和豆粕价差扩大,是否会增加能量料的比重?2、养殖利润减少,会不会出现猪越多,豆粕用量越少的局面?3、储备大豆能拍卖多少?4、菜籽进口会怎么样?
第三部分:金融与期货专题
(1)美国某外资银行:大宗商品是货币流动的最好载体,企业在获取经营利润的同时,也可以获取货币利润。
(2)汇丰银行:预计年底,人民币贬值至6.9。预计年美国不会加息,年会加息一次。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元之间的关联发生变化;美元现在是美联储决策的一部分,而不是结果;预计加息而买美元,可能会弄巧成拙。
(3)永安期货:7月15日,第一批储备豆投放30万吨。雷亚尔和林吉特是典型的商品货币。螺纹钢和豆粕之间的关系存在深意。建议做空油粕比。
(4)华鸿投资:认为下周美国大豆主产区天气干旱与否影响不大,还没到定产的时候,现在是多空博弈。未来一两年多头思路。会等机会买,现在不会空,建议做多油粕比。
(5)中储粮油脂:过去一年半买粕抛油,后面看天气状况。未来两个变量:美国天气和中国需求。如果单产降至46,会支撑13美分/蒲式耳以上的价格。抛储大豆对13美分以上价格有压力,对现在的价格压力不大。
第四部分:饲料原料及养殖专题
(1)国家统计局:GDP增长率从7%以上跌至7%以下,是量变,不是质变。现在是“创25年新低”,今后“创30年新低”,“创40年新低”也很正常。年GDP的增量仍在回升。增长率下降是必然情况,现在只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地址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