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的“0”并不是我认为的“0”
其实这就是食品行业专业名词的大忽悠,几乎没有人能一下说清楚:
什么是0糖食品
也搞不清楚
0糖和低糖的区别
就更不要说
脂肪和反式脂肪酸了。
你们肯定都见过那些醒目的字样,“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高蛋白”等等,在超市里走走,几乎每一个产品都标榜自己真正的好处。可是,这些词真的可信吗?他们到底是真帮助我们了解食品,还是障眼法来着?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0糖"和"0蔗糖",首先说一下重灾区的"0糖"和"0蔗糖",实际上,在我们购买零食的时候,以前你很难看到糖含量的标注,这是因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没有强行要求必须注明糖含量。所以商家会经常用一些字来混淆视听,目前我们的食品包装规范对于糖是这定义的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0.5克/克,则为“无糖”;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5克/克,则为“低糖”;对于奶制品,不标识糖含量,而是标识乳糖含量:如果乳糖含量≤0.5克/毫升,则为“无糖”;如果乳糖含量≤5克/毫升,则为“低糖”。
从上面你可以看出,如果一款食品的糖含量是0.4g/克,那么就可以受保护的宣传无糖。我就是无糖,你能拿我怎么的!
并且对于消费者来说,你认为的糖还不是我认为的糖,简单来说此糖非彼糖。通俗的讲糖主要是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另外加上麦芽糖、乳糖等。
如果一款产品他没用蔗糖,就用了果糖,那没我又可以受保护的宣传0蔗糖。我就是0蔗糖,你能拿我怎么的!
如果一款产品他没用蔗糖、果糖、葡萄糖都没用,但是使用了同样提升血糖的甜味剂和代糖,那我又可以受保护的宣传我是0糖。你能拿我怎么的!
万幸的是《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还规定了,必须标注所以食品的配料表,所以哪怕是0糖食品,你仔细的查看食品的配料表,还是能发现是否含糖的,当你看以下这些的时候,请注意了,他们全部都是糖:蔗糖(白砂糖)、高果糖玉米糖浆、葡萄糖浆、果糖、蜂蜜、糖浆、糖粉、糖浆固体、糖蜜、糖果糖浆、糖果糖、糖醇(如山梨醇、甘露醇)、糖基乳化剂(如蔗糖酯、葡萄糖酯)、糖衣(如巧克力糖衣、薄荷糖衣)、乳糖(牛奶中的糖)、糖稀精、糖蜜粉、糖水果汁(如葡萄糖果汁)、糖醋酱油、糖醋汁、糖酵母、糖花生酱、糖酱、糖醋调味汁、糖腌菜、糖水果干、糖果酒、糖果酱、糖果馅、糖果涂层、糖果粉、糖果果酱、糖果包装(如糖纸)。
建议你收藏起来,下次仔细鉴别。
二。"0脂肪"和"0反式脂肪酸"
严格来说"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对于肥胖问题来说比糖更恐怖但是即使标注0反式脂肪酸,一样并不一定真正含量零。
如果脂肪含量≤0.5克/克,则为“0脂肪”;
如果反式脂肪酸量≤0.克/克,则为“0反式脂肪酸”;
脂肪并不可怕,我们每天都可以摄入25克脂肪,要防范的是反式脂肪酸。
当你看到食品配料表有以下成分时,他们都是反式脂肪酸:
1.人造黄油
2.氢化油脂
.氢化大豆油
4.氢化棕榈油
5.氢化葵花籽油
6.氢化亚麻籽油
7.氢化玉米油
8.氢化花生油
9.氢化鱼油
10.氢化植物脂肪
11.氢化可可脂
12.氢化棉籽油
1.氢化牛油
14.代可可
15.植物起酥油
建议你收藏起来,下次仔细鉴别。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实际上可以用“0”含量标示的类目远超你的想象:能量、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碳水化合物、糖(乳糖c)、膳食纤维(或单体成分,或可溶性、不可溶性膳食纤维)、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抗坏血酸)、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生物素、胆碱、磷、钾、镁、钙、铁、锌、碘、硒、铜、氟、锰。
以上这些都可以使用0含量表示。我把最常用的整理了一份表格,建议收藏。
想了解更多减脂知识,可以参考我的专栏文章《言减帝减脂避坑指南-我就想吃块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减肥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最后,请您给我一个小小赞同,明天的你会更瘦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