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
根据来源不同,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数量不及餐饮垃圾庞大。
餐饮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
厨余垃圾的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长病忙咯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我国餐厨垃圾特点
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兼具资源和污染物属性,如若处理不善,会引发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隐患。其具体特点如下:
⑴含水率高、可达80%-95%。
⑵盐分含量高、部分地区含辣椒、醋酸高。
⑶有机物含量高、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脂肪等。
⑷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
⑸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
⑹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
国家政策
对于监管餐厨垃圾走向,打击“地沟油”“垃圾猪”,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对此早有规定。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明确了要建立市(县)长负责制,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建立健全全程监管和执法联动机制,实现对“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的全程监管,确保不留隐患和死角。
年,在“地沟油”“垃圾猪”事件频发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农业部联合启动首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安排6.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全国首批33个试点城市(区)探索餐厨废弃物处理长效机制,形成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产业链,提高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各地方政府也根据地区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政策。
处理现状
如今试点工作已进入验收期,但餐厨垃圾违规收集、运输、处置的现象依旧突出,大量餐厨垃圾仍然流向违法违规通道,一些城市郊区“地沟油”“垃圾猪”窝点泛滥,“野火私炼”餐厨垃圾等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形成了环境保护的“盲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全国首批33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区)中,目前完成既定实施方案有关指标的仅有三五家。而5年间,有关部委又陆续推出4批试点,并安排相应专项资金。
问题原因
利益驱动,社会责任感弱
据了解,在餐厨垃圾管理试点背景下,多城市有关部门在当地认定了若干家资质企业并出台文件规定,餐厨垃圾须交由资质企业收集、运输和处理,一些城市还提出餐饮单位应支付一定费用。
“但实际上,资质企业去餐饮单位收运餐厨垃圾,不但不敢收费,有时还得花钱打点酒店经理、厨师、保安等,才能收到餐厨垃圾。不这样的话,这些人会将餐厨垃圾分类,把废水、废渣交给我们,把废油脂偷偷卖给地沟油窝点。”有资质企业负责人说。
天津、江苏苏州等地一些餐馆老板说,中等以上规模的餐饮单位,一年产生的餐厨垃圾就能卖十几万元,泔水已成了“抢手货”。不少饭店看到能赚个外快,虽知违法违规,也乐见小贩将餐厨垃圾整车运走。
监管缺位
在试点落实层面,有关部门监管缺位,导致了各级各类文件规定成为摆设,餐厨垃圾走向依旧成谜,“地沟油”“垃圾猪”多发态势仍未根本逆转。
有关企业指出,从源头上监管餐厨垃圾流向的难度并不大,但职能部门对此不作为,导致监管责任反而落到守法、有资质的企业头上,其只得想方设法搜集“地沟油”“垃圾猪”的证据,再通过媒体等渠道倒逼监管。
对于部门监管为何缺位,有关人士指出了两方面的可能原因,一是牵扯利益关系,“一些乡镇村长就是地沟油作坊的保护伞”。
二是害怕无资质企业或个人上访闹事,有关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监管伺机而动,严一阵、松一阵。据了解,一些“垃圾猪”养殖户此前曾被媒体曝光、被监管部门查封,但一段时间后即重操旧业,屡打不掉。
职能部门监管缺位,导致有关制度设计停留在纸面上,也使得国家首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的有关工作收效甚微。
解决方法
有关企业和地方相关部门人士,针对餐厨垃圾收运处的前中后端提出了多条建议。
一是前段规范餐饮单位,确保餐厨垃圾流入正规的收运处渠道。业内人士指出,在政府规定餐厨垃圾须交由有资质企业的背景下,各地宜统一餐厨垃圾收运车辆的标识,其他车辆一律不许收运。
有关部门应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餐饮单位与资质企业进行餐厨垃圾收运的全面对接,而对于小餐馆等,应借助公众监督力量、畅通举报机制,对私下售卖餐厨垃圾的餐饮单位以及无资质的掏油企业和个人,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二是中段完善机制,利用技术手段建立起餐厨垃圾运输环节的全程监控体系,破解其“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
三是终端发力监管,严厉打击“地沟油”“垃圾猪”窝点。餐厨垃圾收运处诸多环节的监管,也面临“九龙治水”局面,涉及市场监管委、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
由此,相关部门亟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联动执法、常态化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保障规模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交予有资质企业,并坚决打击餐厨垃圾“野火私炼”“垃圾猪”窝点。
除了前中后端三管齐下规范餐厨垃圾“收运处”,当前破解餐厨垃圾相关难题、根治“地沟油”“垃圾猪”,还需立足实际、疏堵结合。
联系我们:
中环协智慧环卫专委会
邮箱:zhihuihuanwei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